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证休息、合适环境及营养饮食)、抗感染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程2-3周)、对症治疗(退热、止咳祛痰),病情较重、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处理,治疗后要预防复发并后续监测。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环境
小儿患支原体肺炎后需保证充足休息,居住环境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一般18~22℃)、湿度适中(50%~60%),这样有助于患儿体力恢复,减少机体耗氧量,利于病情好转。
(二)饮食
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比如适量的奶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二、抗感染治疗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用药次数相对少等优点,可有效抑制支原体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可能存在差异,使用时要遵循相应的用药规范。
(二)疗程
一般疗程需持续2~3周左右,要根据患儿病情恢复情况等调整用药疗程,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复发。
三、对症治疗
(一)退热
若小儿出现发热,体温低于38.5℃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帮助散热;体温高于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二)止咳祛痰
对于咳嗽、咳痰的患儿,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但需根据小儿年龄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使用方法,保证用药安全。
四、特殊情况处理及温馨提示
(一)病情较重患儿
对于病情较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表现的患儿,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同时要关注小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抚,减少其紧张焦虑情绪,利于治疗配合。
(二)有基础疾病患儿
如果小儿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患支原体肺炎后病情可能会更复杂,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在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同时,注意对基础疾病的控制和管理,避免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三)预防复发及后续监测
在治疗后要注意预防复发,让小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在康复后可定期进行随访,监测肺部情况等,确保小儿完全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