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有诸多危害,主要包括导致视力损伤,如引起视网膜结构功能异常、严重时致视网膜脱离致永久性视力丧失;可致眼部结构异常,如视网膜形态改变、严重时眼球结构可能异常;对生长发育有影响,致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落后,影响整体生长发育;还会带来心理问题,致自卑、孤僻等;此外可能存在全身健康相关潜在风险,需对早产儿严格进行ROP筛查以早期干预降低不良影响。
眼部结构异常
视网膜形态改变:ROP会使视网膜出现异常的血管增殖、纤维化等改变。正常视网膜的血管分布和结构遭到破坏,视网膜可能变得不规则、厚薄不均等。这是因为ROP发病机制中,早产儿未发育完善的视网膜血管对氧等因素刺激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形态。
眼球结构可能受影响:长期的ROP病变可能会对眼球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虽然相对少见,但可能会导致眼球的大小、形状等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不过这通常是在病情非常严重且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对生长发育及心理的影响
生长发育方面:由于视力受损,早产儿在学习爬行、行走等大运动发育以及认知等精细运动发育方面可能会落后于正常儿童。例如,视力不好会影响早产儿对周围环境物体的感知和距离的判断,从而影响其自主活动的能力发展。而且,长期视力问题可能会间接影响患儿的身体锻炼和社交活动参与,进而对整体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心理方面:视力障碍可能会导致早产儿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等。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在视觉感知世界方面存在缺陷,在社交互动中可能会因为视力问题而受到限制,长期下来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良情绪。比如,在学校环境中,视力不好的早产儿可能在参与集体活动、获取知识等方面面临困难,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其他潜在危害
全身健康相关风险:虽然ROP主要影响眼部,但一些研究发现,患有ROP的早产儿可能在全身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例如,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呼吸系统等方面的一些微小差异有关,但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不过总体而言,ROP对眼部的主要危害是直接且显著的,需要重点关注眼部的监测和治疗。对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要严格按照眼科筛查流程进行ROP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最大程度降低ROP对患儿眼部及全身健康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