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二者在病原体、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全身症状)、发病年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流行季节)、预后等方面有不同,婴幼儿感染易重症,孕妇感染水痘可影响胎儿。
临床表现方面
皮疹特点:
水痘的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逐渐蔓延至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呈椭圆形,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后变混浊,疱疹持续3-4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结、结痂,痂盖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初期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大小如米粒至豌豆样,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较厚,内容物澄清,周围有红晕,不疼、不痒、不结痂。
全身症状:
水痘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手足口病患者部分也有发热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仅有皮疹而无发热,少数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循环、呼吸衰竭相关表现。
发病年龄方面
水痘多见于2-6岁儿童,但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未接种过水痘疫苗且未患过水痘的人群普遍易感。
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多见。
流行病学方面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等,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季节:
水痘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手足口病全年均有发生,一般5-7月为高发季节,但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
预后方面
水痘大多预后良好,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少数患者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但少数EV71感染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病例,甚至危及生命,重症病例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水痘或手足口病后更易出现重症情况。在照顾婴幼儿时,要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孕妇,如果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需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