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遗尿小儿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详询遗尿情况及家族史)、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和泌尿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腰骶部X线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以明确病因,针对性诊治。
了解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遗尿症患者,因为遗尿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直系亲属中有遗尿症病史,小儿患遗尿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体格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检查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观察小儿的外貌、第二性征等,以排除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遗尿。例如,性早熟患儿可能会出现第二性征提前发育等表现,同时伴有遗尿症状。
泌尿系统检查:检查外阴部是否有畸形,如包茎、尿道下裂等;触摸肾脏,了解肾脏的大小、质地等;检查膀胱,观察膀胱的充盈情况等,以排除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导致的遗尿。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小儿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若尿常规中白细胞增多、有细菌等,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可能会刺激膀胱,导致遗尿。一般在清晨留取晨尿进行检查,操作相对简单,能快速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有炎症等病变。
肾功能检查:对于怀疑有肾脏疾病导致遗尿的小儿,可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肾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从而导致遗尿。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输尿管是否有扩张,膀胱的容量、形态等。例如,通过超声可以发现肾脏结石、输尿管畸形、膀胱憩室等病变,这些病变都可能引起遗尿。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作为初步筛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手段。
腰骶部X线检查:对于5岁以上仍有遗尿的小儿,需进行腰骶部X线检查,以排除脊柱裂等脊柱发育异常情况。脊柱裂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影响膀胱的控制功能,从而引起遗尿。通过X线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腰骶部的骨骼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脊柱裂等病变。
尿流动力学检查
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包括膀胱的容量、顺应性、逼尿肌的收缩功能等,以及尿道的阻力情况。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遗尿患儿,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例如,若发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膀胱功能异常导致的遗尿。检查时需要小儿配合,将导管插入膀胱等操作,但相对安全,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的功能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