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贫血需从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进行诊断。临床表现有贫血相关表现、舌炎、神经系统症状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呈大细胞性贫血等,血清维生素B测定低于100pg/ml可辅助诊断,血清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可反映维生素B代谢异常,内因子抗体检测中IFA有诊断特异性,骨髓穿刺见增生活跃等;胃镜及胃黏膜活检可观察胃黏膜及发现病理改变助诊。
一、临床表现评估
恶性贫血患者常出现乏力、疲倦、头晕等贫血相关表现,还可能有舌炎(舌面光滑、疼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步态不稳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在生长发育方面受影响,女性可能因贫血加重月经异常等情况,有相关病史者要注意既往是否有胃肠道疾病等可能影响维生素B吸收的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呈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不同,比如儿童的血常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依据对应年龄段参考值判断。
血清维生素B测定:血清维生素B浓度低于100pg/ml(正常范围约200-900pg/ml)可诊断维生素B缺乏,但需结合临床,因为部分老年人等可能血清维生素B处于低限但无临床表现,而恶性贫血患者多明显降低。
血清甲基丙二酸(MMA)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维生素B缺乏时,MM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这是维生素B缺乏较敏感的指标,能更早发现维生素B代谢异常情况。
内因子抗体检测:存在两种内因子抗体,即壁细胞抗体(PCA)和内因子抗体(IFA),其中IFA具有诊断特异性,恶性贫血患者中IFA阳性率较高,约60%-90%,IFA又分为阻断型和结合型,对诊断恶性贫血有重要意义。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显著,巨幼红细胞常大于10%,粒细胞和巨核细胞也可有巨幼变,通过骨髓象检查可辅助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相关情况,进而帮助考虑恶性贫血可能。
三、胃镜及胃黏膜活检
胃镜检查可观察胃黏膜情况,恶性贫血患者常存在胃黏膜萎缩等改变,胃黏膜活检可发现壁细胞抗体相关的病理改变等,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因胃内因子分泌障碍导致维生素B吸收不良的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胃镜操作需注意的细节不同,比如儿童胃镜检查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