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有腹痛(腹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腹胀(胃脘胀满、进食加重)、怕冷(四肢末端易凉)、大便溏稀、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舌象异常(舌质淡白、舌苔薄白)等7大症状,不同人群脾胃虚寒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避生冷寒凉食物、女性经期注意腹部保暖、中老年人规律饮食并适度温和运动。
腹胀: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导致食物积滞在胃肠中,就会出现腹胀的情况。患者自觉胃脘部胀满不适,进食后可能会加重。例如一些脾胃虚寒的年轻人,在进食较多生冷食物后,会出现肚子胀胀的,不想吃东西的表现。
怕冷:由于脾胃阳气亏虚,不能很好地温煦机体,所以患者会有怕冷的表现,尤其以四肢末端较为明显,像手脚容易发凉。这是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则气血生成不足,不能充分温养四肢。比如脾胃虚寒的女性,在秋冬季节会比常人更易感到寒冷,需要多穿衣物来保暖。
大便溏稀:脾胃虚寒影响了脾胃的运化水湿功能,水湿糟粕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出现大便质地稀薄,次数可能增多的情况。大便往往不成形,像溏泥一样,颜色可能偏淡。比如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群,大便经常是稀软不成形的状态。
食欲不振:脾胃阳气不足,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不想吃饭,食欲明显降低的情况。即使面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进食的欲望。例如脾胃虚寒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吃饭不香,食量减少的现象,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弱,消化能力差,所以不想吃东西。
神疲乏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则气血生成不足,不能充分滋养机体,患者就会感觉浑身没力气,精神萎靡,容易疲倦。比如脾胃虚寒的中老年人,常常会感到乏力,稍微活动一下就会觉得累。
舌象异常: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这是因为脾胃虚寒,阳气不足,不能很好地滋养舌质,所以舌质表现为淡白色;而舌苔薄白多是因为体内寒象不重,还没有明显的热象干扰舌苔。比如通过舌诊可以观察到脾胃虚寒患者的舌质颜色偏淡,舌苔呈薄白色。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同年龄、性别等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比如儿童脾胃虚寒,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像冰淇淋、冷饮等,因为儿童脾胃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虚寒的情况;女性脾胃虚寒在经期要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因为经期女性身体相对虚弱,受寒后容易加重脾胃虚寒相关症状;中老年人脾胃虚寒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并且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慢走等,有助于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但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