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鞘膜积液的成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主要是鞘状突未闭合致腹腔液体流入鞘膜腔;后天性有炎症(感染性、非感染性)、创伤、肿瘤、丝虫病、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等影响鞘膜分泌吸收平衡或致液体异常积聚形成积液。
一、先天性因素
(一)鞘状突未闭合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逐渐下降至阴囊,伴随睾丸下降的过程,腹膜会形成一个鞘状突。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前鞘状突会逐渐闭合。但如果鞘状突未闭合,腹腔内的液体就有可能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流入阴囊内的鞘膜腔,从而导致睾丸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鞘状突未闭合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后天性因素
(一)炎症
1.感染性炎症:当睾丸、附睾等部位发生感染时,如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会刺激鞘膜,导致鞘膜分泌和吸收液体的平衡被打破。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炎症因子会使鞘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而吸收相对减少,进而形成鞘膜积液。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2.非感染性炎症:一些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引发睾丸鞘膜积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睾丸鞘膜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鞘膜出现炎性改变,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液体潴留形成积液。
(二)创伤
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踢伤、撞伤等,会引起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在鞘膜腔内形成血肿,之后血肿机化以及慢性炎症反应等会导致鞘膜积液。例如,剧烈运动时阴囊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鞘膜内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睾丸鞘膜积液。
(三)肿瘤
睾丸、附睾、鞘膜等部位的肿瘤也可能引起睾丸鞘膜积液。肿瘤会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导致液体分泌与吸收失衡。例如,睾丸肿瘤可分泌一些物质影响鞘膜的代谢,从而引起鞘膜积液。一些腹腔内的肿瘤也可能通过淋巴回流等途径影响阴囊鞘膜,导致积液产生。
(四)其他因素
1.丝虫病: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会引起淋巴管炎,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反流至鞘膜腔,引起鞘膜积液。在丝虫病流行地区,这种情况较为常见,丝虫感染后会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累及鞘膜导致积液形成。
2.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等,可导致机体水钠潴留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影响到阴囊鞘膜时,会使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形成鞘膜积液。例如,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鞘膜等组织间隙液体积聚;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鞘膜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