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能引发神经损伤、局部组织损伤及感染相关后遗症。神经损伤方面有神经根进一步损伤(选穴不当或手法过重致其进一步受损,有基础病者更易出现)和马尾神经损伤风险(接近该区域不当操作易引发,老人及有手术史者风险高);局部组织损伤包括局部出血与血肿形成(操作不精准致局部血管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者更易出现)、肌肉损伤及粘连(不当手法致肌肉损伤,修复不当可粘连,影响活动及加重病情);感染方面是因器具消毒不严或皮肤消毒不彻底致局部感染,免疫力低下及糖尿病患者等为高危人群,感染会影响康复。
马尾神经损伤风险:当针灸部位接近马尾神经区域时,不当操作极易引发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损伤后可出现会阴部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遗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本身马尾神经空间相对狭窄,更应警惕不当针灸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能;有腰椎手术史等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的患者,马尾神经周围解剖关系已不同,针灸风险更高。
局部组织损伤相关后遗症
局部出血与血肿形成:针灸过程中若刺破局部血管,可能导致局部出血,进而形成血肿。在腰部针灸时,若操作不精准,可能损伤血管,尤其是深部的血管。局部出血后会引起疼痛、肿胀加剧,影响患者的活动。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疾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其自身凝血机制存在问题,出血后难以自行止血,血肿形成的风险和程度都会增加。
肌肉损伤及粘连:不当的针灸手法可能造成肌肉损伤,如过度提插捻转等操作。肌肉损伤后若修复不当,可能导致肌肉粘连。肌肉粘连会引起腰部活动受限,患者会感觉腰部僵硬,屈伸、旋转等活动不灵活。长期肌肉粘连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腰椎的稳定性,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年轻但活动量较大的患者,肌肉本身相对强壮,若针灸手法不当造成肌肉损伤,其恢复过程中发生粘连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肌肉本身处于退化状态,相对而言发生粘连的风险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但也不能忽视。
感染相关后遗症
局部感染:针灸属于有创操作,若针灸器具消毒不严格,或针灸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都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局部感染后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的风险更高,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恢复时间也会延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是局部感染的高危人群,局部感染后会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