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需从多方面综合防治,包括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控制血压选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降压药、控制血脂将LDL-C达标,还可根据情况进行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治疗,且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控制血糖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眼病的进展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均需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综合管理来平稳血糖。儿童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兼顾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眼病的病情,当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时,糖尿病眼病进展风险增加。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眼病患者,需选择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不同年龄和基础状况的患者用药需个体化,老年患者用药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
三、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也会促进糖尿病眼病的发展,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对于糖尿病眼病患者,LDL-C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高危患者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可通过低脂饮食、增加运动及使用他汀类药物等降低血脂。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药物降脂,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肌肉毒性等不良反应。
四、激光治疗
1.原理:激光治疗是糖尿病眼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激光光凝破坏视网膜缺氧区,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止病情进展。
2.适用情况: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严重的视网膜出血渗出等情况时可考虑激光治疗。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激光治疗方案不同,如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情况时可进行局部激光光凝。
五、手术治疗
1.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出现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严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情况,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该手术能清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改善预后。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视网膜脱离复发等,术后需密切随访。儿童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需谨慎评估手术获益与风险;老年患者要考虑全身状况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
六、定期随访
糖尿病眼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随访频率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儿童患者因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更密切随访;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随访时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