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需从隔离防护、休息饮食、病情观察、口腔护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包括隔离患者防传播、保证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监测体温症状变化、轻柔护理口腔、保持室内通风及合适温湿度。
一、隔离与防护
1.隔离措施: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在发病后的1-2周内传染性较强,需严格做好隔离,这是因为该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隔离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2.个人防护: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减少病毒经手传播的机会;同时,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飞沫扩散。
二、休息与饮食
1.休息方面:患病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儿童患者更要确保有良好的休息环境,让身体得以恢复。因为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病毒,若休息不足可能会影响病情恢复,甚至使病情加重。
2.饮食方面:
食物选择: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部,加重疼痛等不适症状。例如,辣椒等辛辣食物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导致咽部疼痛加剧,不利于病情恢复。
水分摄入:要多喝温开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病毒排出体外。充足的水分摄入还能防止因发热等情况导致的脱水。
三、病情观察
1.体温监测: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引起发热,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发热的耐受和应对能力不同。对于婴幼儿,体温升高可能较快且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更频繁监测;对于年长儿童,也要注意体温是否超过38.5℃等异常情况,一旦体温异常升高,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症状变化:观察咽部疱疹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呼吸是否急促、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影响到呼吸功能;精神状态差可能意味着感染影响到全身状况,需及时就医。
四、口腔护理
1.对于儿童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可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由家长用棉签蘸取适量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因为口腔内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保持口腔清洁能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口腔不适。
2.特殊人群提示:婴幼儿口腔护理时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因为婴幼儿口腔黏膜较娇嫩,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或加重疼痛。
五、环境管理
1.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可在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减少室内病毒浓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2.温度湿度: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让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病情恢复,例如过干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咽部干燥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