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患者会得老花眼,其原理不同,患老花眼后有近视度数与老花眼抵消等表现特点,可通过验光配镜、生活方式调整等应对,老年人和中青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近视眼与老花眼的原理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使得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
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近点远移,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眼球老化的表现。
二、近视眼患老花眼后的表现特点
近视度数与老花眼的抵消情况: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后,会出现看近物时需要将目标放远一些才能看清的情况。部分轻度近视眼患者可能会发现看近时不用戴近视眼镜也能看清,这是因为近视度数和老花度数相互抵消了一部分。例如,一位-1.00D的近视眼患者,同时出现了+2.00D的老花眼,那么看近时实际的屈光状态相当于+1.00D,可能不需要额外戴镜就能看清近处物体,但看远时仍需要佩戴近视眼镜。
年龄因素的影响:无论是近视眼还是正视眼,随着年龄增长到40岁左右都会逐渐出现老花眼。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的年龄与正视眼患者相似,但老花眼的度数会受到近视度数的影响。一般来说,近视眼患者的老花眼度数等于其原有的老花眼理论度数减去近视度数。例如,正常正视眼60岁时老花眼度数约为+3.00D,而-3.00D的近视眼患者60岁时,老花眼度数可能约为0D,即看近时不需要戴老花镜,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大致推算,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三、应对措施
验光配镜: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后需要重新验光,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双光眼镜或渐进多焦点眼镜。双光眼镜的上半部分用于看远,下半部分用于看近;渐进多焦点眼镜则是在同一镜片上实现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视力矫正,能满足患者不同距离的视力需求。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眼保健操或向远处眺望。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眼睛的健康,延缓老花眼相关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后,在选择眼镜时要更加谨慎,应到正规的眼科机构进行验光配镜,确保眼镜的度数准确,佩戴舒适。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眼睛,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其他眼部问题,如白内障等,因为老花眼患者同时发生白内障的风险也会增加。
中青年人:对于年轻的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的情况,要注意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和方式。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工作的中青年人,要注意每隔1-2小时让眼睛休息5-10分钟,可通过眨眼、远眺等方式缓解眼疲劳。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保证眼睛所需的营养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