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症状多样,消化系统症状有腹痛(部位在上腹,性质不一,不同病因腹痛特点略有不同)、恶心呕吐(急性胃炎时明显)、食欲不振(进食欲望降低)、腹胀(腹部膨隆、发硬);全身症状有发热(感染性胃炎时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嗜睡等);其他表现有大便异常(次数增多呈稀糊状或水样,或干结),症状因个体和病因不同而异,出现相关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表现时需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预防。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是小儿胃炎较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腹痛部位,常表现为哭闹不安。例如,一些学龄前儿童可能会用手捂住肚子表示疼痛。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腹痛特点可能略有不同,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腹痛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小儿可能会频繁出现恶心感,随后发生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如果是急性胃炎,呕吐症状可能较为明显,且呕吐后患儿可能会感觉稍有缓解。比如,感染性胃炎患儿可能在腹痛后很快出现呕吐。
食欲不振:小儿会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降低,食量减少。这是因为胃炎导致胃部不适,影响了消化功能,使小儿进食欲望减弱。长期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于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婴幼儿来说,需要特别关注。
腹胀:患儿腹部可能会有胀满感,家长观察可发现小儿腹部外观较平时膨隆。用手触摸腹部时,能感觉到较硬,这是由于胃内消化功能紊乱,气体积聚或食物排空延迟等原因导致。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小儿胃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如果是感染性胃炎,如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小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如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等,要综合判断。
精神萎靡:由于身体不适,小儿可能会显得精神不佳,活动减少,嗜睡等。例如,患胃炎后小儿不像平时那样活泼好动,总是无精打采。这是因为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加上胃部不适影响了整体的身体状况。
其他表现:
大便异常:有些小儿胃炎可能会引起大便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呈稀糊状或稀水样便;也有的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因为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良导致;大便干结则可能与饮食结构改变、水分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反映了胃肠道内环境的变化。对于婴幼儿来说,大便异常可能是胃炎的一个较为隐蔽的症状,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小儿胃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小儿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小儿胃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