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外伤、高度近视、血液系统疾病等,不同原因各有其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长期高血糖有关,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湿性型与年龄及新生血管形成有关等。
一、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闭塞等。研究表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相当比例会出现眼底出血,这与高血糖引起的多元醇途径激活、非酶糖化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有关,高血糖还会影响视网膜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而引发眼底出血,在糖尿病患者中,年龄越大、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眼底出血的风险越高。
2.视网膜静脉阻塞:包括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主要是由于视网膜静脉管壁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例如,高血压患者易出现血管壁的损伤,进而增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风险,血液黏稠度增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也容易在视网膜静脉内形成血栓,引起静脉阻塞及随后的眼底出血,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相关的眼底出血。
二、老年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湿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是由于视网膜黄斑区新生血管形成,这些新生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的细胞和组织逐渐发生退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因子异常表达等因素促使新生血管生成,60岁以上人群中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是导致老年人眼底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使视网膜动脉发生痉挛、硬化等改变,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的完整性被破坏,容易引发眼底出血。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也可能出现眼底出血,而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退变,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四、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可能直接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比如球类运动中眼部被球击中、车祸等外伤情况,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眼部外伤都可能引起眼底出血,儿童在玩耍时如果眼部受到外伤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眼部情况。
五、其他因素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变长,视网膜相对变薄、萎缩,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的概率增加,这些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高度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和不良用眼习惯等有关,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尤其是度数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底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正视眼人群。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眼底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白细胞增殖,影响正常血细胞生成,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血友病患者缺乏特定的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异常,都可能引发眼底出血,这类患者需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本身进行治疗来控制眼底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