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剖宫产存在术中出血、产后出血、子宫穿孔及对新生儿有影响等风险,可通过术前充分评估、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密切观察来降低风险,高龄产妇及多次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产妇风险更高,需针对性采取措施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前置胎盘剖宫产时,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差,难以有效收缩压迫血窦止血,导致术中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往往明显多于非前置胎盘产妇,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对于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如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风险相对更高,因为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手术时胎盘剥离面大。
产后出血风险
产后由于子宫下段收缩不良等原因,产后出血风险也较高。胎盘剥离后,子宫下段肌纤维收缩力弱,血窦不易关闭,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有数据表明,前置胎盘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正常产妇高出数倍,严重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等挽救生命的措施。
子宫穿孔风险
由于胎盘附着位置特殊,剖宫产时胎盘与子宫肌层粘连甚至植入,增加了子宫穿孔的可能性。胎盘植入时,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手术中分离胎盘时容易导致子宫穿孔,穿孔可能累及周围脏器,如膀胱等,进一步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
对新生儿的影响风险
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可能因为产妇术中出血等情况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导致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发生。而且,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的孕周选择需要谨慎,若孕周过小,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孕周小于34周的前置胎盘剖宫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周较大的新生儿。
降低风险的措施
术前充分评估
术前需要详细评估产妇的病情,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胎盘的位置、类型、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等。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评估产妇的凝血功能等,做好大量输血等准备。对于有前置胎盘的产妇,应提前与多学科团队(包括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根据胎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手术方式,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剖宫产同时处理胎盘植入等情况。对于胎盘植入风险高的产妇,可能需要做好子宫切除等应急预案。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等,对于新生儿也要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高龄产妇合并前置胎盘的情况,其自身身体状况和脏器功能相对较差,剖宫产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严密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测。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产妇,子宫瘢痕处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风险更高,术中子宫穿孔、出血等风险进一步增加,术前更要充分评估子宫情况,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妇的年龄、病史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前置胎盘剖宫产的风险,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