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有典型症状如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还有非典型症状如嗜睡或精神萎靡、腹部膨隆,不同年龄小孩表现有差异,婴儿期多为原发性,幼儿期表现有不同,出现类似症状需立即就医,因是儿科急症,既往有病史者更需加强观察。
一、典型症状
1.阵发性哭闹
多见于健康的肥胖婴儿,突然出现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拒食、翻滚等表现,然后有暂时安静期,如此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肠套叠时,肠系膜被牵拉,肠管痉挛引起疼痛。
对于婴儿来说,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主要通过哭闹来体现不适,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这种异常哭闹表现。
2.呕吐
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管梗阻,近端肠内容物不能通过,逆蠕动导致呕吐。
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呕吐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儿期呕吐相对更频繁且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留意小孩呕吐物的性状和次数。
3.血便
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是因为肠套叠处的肠壁血运障碍,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而成。
要注意观察小孩大便的颜色和性状,一旦发现果酱样便需高度警惕肠套叠。
4.腹部包块
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这是由于套叠的肠管形成肿块所致。
家长可以在小孩安静或空腹时,轻轻触摸小孩腹部,看是否有异常包块。
二、非典型症状
1.嗜睡或精神萎靡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这是因为肠套叠导致身体不适,能量消耗较大,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神经系统。
尤其要关注低龄婴儿的精神状态,与平时正常状态对比,若出现精神异常需及时就医。
2.腹部膨隆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部膨隆,这是因为肠管梗阻,近端肠管积气积液,导致腹部逐渐膨隆。
要注意观察小孩腹部的外形变化,与正常状态对比,若有异常膨隆需引起重视。
三、不同年龄小孩的表现差异
1.婴儿期(0-1岁)
婴儿期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但婴儿不会准确表达,主要通过哭闹等行为表现。由于婴儿腹部柔软,腹部包块可能较易触及,但也可能因婴儿不配合等原因不易发现。
家长要特别关注婴儿的日常行为变化,如平时吃奶、玩耍正常,突然出现异常哭闹等情况要及时检查。
2.幼儿期(1-3岁)
幼儿期肠套叠可能有部分典型表现,如腹痛时可能会用手按住腹部表达不适,呕吐相对较有规律,血便出现时间相对婴儿期可能稍晚一些,但也需密切观察其大便情况。
四、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小孩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尤其是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表现时,要高度怀疑肠套叠,需立即带小孩就医,因为肠套叠是儿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既往肠套叠病史的小孩,再次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可能增加,家长更要加强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