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胃火大具有多方面常见症状,消化方面有食欲异常、腹胀腹痛、大便异常;口腔方面有口臭、牙龈肿痛;全身表现有身体倦怠、面色异常、可能有低热等,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各有特点且需注意鉴别相关疾病。
食欲异常:一方面可能出现食欲亢进,总是感觉饥饿,食量较大,但这并非是正常的胃纳旺盛,而是因为脾虚不能正常运化,胃火又有消谷善饥的特点,导致虽吃得多却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因脾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食物的消化和转运受阻,即便没有明显的饥饿感,进食量也少。例如儿童若存在脾虚胃火大的情况,可能表现为时而暴饮暴食,时而又不想吃饭,饮食规律紊乱。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儿童由于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脾虚胃火大影响出现饮食异常;成年人若长期饮食不节、压力大等也易引发。
腹胀腹痛:多表现为胃脘部胀满不适,进食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脾胃运化失职,食物积滞在胃肠中。部分人还可能出现腹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是隐隐作痛,有的是胀痛,与胃火上炎、脾虚气滞有关。比如一些长期熬夜、饮食偏好辛辣油腻的中年人,就容易出现胃脘部的胀满疼痛。
大便异常:可能出现大便干结难解,这是由于胃火炽盛,耗伤津液,肠道失于濡润,而脾虚又无力推动糟粕排出;也可能出现大便黏腻不爽,是因为脾虚湿困,再加上胃火影响,导致湿热内蕴,影响了大便的正常排泄。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因脾虚胃火大出现大便干结或黏腻等问题,而青少年若长期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引发。
口腔方面:
口臭:因胃火上炎,火热熏蒸,浊气上犯于口,导致口气重,有异味。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只要存在脾虚胃火大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口臭问题,且往往较为顽固,单纯漱口等难以快速消除。比如儿童若爱吃甜食、零食,又脾胃功能较弱,就容易有口臭。
牙龈肿痛:胃火循经上攻牙龈,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等情况。在不同人群中,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因脾虚胃火大出现牙龈肿痛问题;而老年人若有牙周炎等基础疾病,再加上脾虚胃火大,牙龈肿痛等症状可能会加重。
全身表现:
身体倦怠:脾虚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身体,会使人感觉身体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若存在脾虚胃火大的情况,会更明显地感到劳累;脑力劳动者长期思虑过度等也易引发脾虚胃火大,出现身体倦怠。
面色异常:可能出现面色萎黄,这是因为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再加上胃火内扰,影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和滋养。不同年龄段人群面色萎黄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面色偏黄且无光泽,成年人可能面色暗淡无光等。
发热相关:部分人可能会有低热的情况,这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内生湿热或胃火内盛,郁而化热。但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相鉴别,比如感染性疾病等。在儿童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善,若出现脾虚胃火大导致的低热,需要特别关注,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来调节脾胃功能以改善体温情况,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