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贫血的高发人群包括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老年、有基础病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易患)、患有恶性肿瘤的人群(中老年、不同肿瘤类型及有不良生活方式和基础病者易患)、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各年龄段、病情未规范管理及用免疫抑制剂者易患)、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各年龄段、免疫低下及有不良生活方式和病史者易患)。
一、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
1.年龄与性别因素:慢性肾脏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但在老年人群中相对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例如,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而慢性肾脏疾病是导致慢性病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一些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可能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从而增加慢性病贫血的发生风险。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促进慢性病贫血的发展。
二、患有恶性肿瘤的人群
1.年龄与肿瘤类型:恶性肿瘤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可能,但中老年人群更为多见。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发生慢性病贫血的风险有所差异,例如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发生慢性病贫血的几率相对较高。随着肿瘤病情的进展,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同时肿瘤的慢性消耗等因素也会导致慢性病贫血的发生。
2.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恶性肿瘤患者,其身体状态较差,更容易出现慢性病贫血。此外,既往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的整体状况更为复杂,也增加了慢性病贫血的发生风险。
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
1.年龄与疾病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育龄女性中相对多见,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同时也会影响造血系统,导致慢性病贫血的发生。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平衡,进而引发慢性病贫血。
2.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果在患病后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病情长期处于活动状态,会增加慢性病贫血的发生风险。同时,一些患者可能存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这也可能对造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慢性病贫血。
四、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
1.年龄与感染类型:慢性感染性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如结核病、慢性乙型肝炎等。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慢性感染性疾病,进而增加慢性病贫血的发生风险。例如,结核病患者由于结核杆菌持续感染,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影响造血微环境,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2.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接触感染源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既往有反复感染史、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从而也更易出现慢性病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