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腰部局部穴位(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及下肢相关穴位(环跳穴)拔罐辅助治疗,不同穴位有相应位置、作用及适用人群,拔罐需注意力度、时间等,且拔罐是辅助手段,严重患者需结合其他正规治疗,由专业医生制定方案。
一、腰部局部穴位拔罐
1.肾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从循证医学角度看,肾俞穴与肾脏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存在肾虚等相关病理因素,拔罐刺激肾俞穴有助于调节肾脏功能,从整体上改善身体状态,对腰部气血运行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部疼痛等不适。
适用人群:一般成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可考虑,但对于儿童,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肾脏等器官相对娇嫩,一般不建议对肾俞穴进行拔罐操作;孕妇也需谨慎,因为拔罐可能对子宫等产生一定影响,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谨慎决定。
2.大肠俞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大肠俞穴与大肠相关,而腰部的气血运行与大肠功能等有一定关联,拔罐大肠俞穴可促进腰部局部的气血流通,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肌肉紧张、疼痛等有一定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拔罐该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部的活动功能。
适用人群:成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适用,儿童由于腰部骨骼等尚未完全稳定,不建议拔罐;孕妇同样需谨慎,因为腰部拔罐可能对腹部产生间接影响,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判断。
3.腰阳关穴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腰阳关穴是腰部阳气汇聚之处,拔罐腰阳关穴可以温通腰部阳气,改善腰部的阳气不足状况,对于因阳虚等因素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的腰部疼痛、活动不利等有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拔罐此穴能帮助改善腰部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等症状。
适用人群:成年患者适用,儿童由于身体机能特点不建议拔罐;孕妇需谨慎,因为腰部拔罐可能对子宫等有一定影响,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二、下肢相关穴位拔罐(根据病情可能涉及)
1.环跳穴
位置: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作用: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引起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等症状,环跳穴与下肢的气血运行密切相关,拔罐环跳穴有助于疏通下肢的经络气血,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下肢疼痛、麻木等有一定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拔罐该穴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
适用人群:成年患者适用,儿童由于下肢经络等尚未完全成熟,不建议拔罐;孕妇需谨慎,因为拔罐环跳穴可能对下肢产生影响,应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操作。
在进行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需注意拔罐的力度、时间等,不同个体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差异,耐受性不同。比如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拔罐时要更加轻柔,时间不宜过长;年轻人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需根据自身感受调整。同时,拔罐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的患者,还需结合其他正规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用法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应在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