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儿自身抵抗力可通过合理喂养(婴儿期纯母乳至少6个月,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和充足睡眠(保证婴幼儿足够睡眠时间);避免接触致病源需注意环境卫生(室内通风清洁、避免二手烟,外出戴口罩等)和人群接触(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疫苗接种预防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2岁以下婴幼儿等接种)和流感疫苗(6月龄-5岁小儿重点接种)来降低小儿患肺炎风险。
一、增强小儿自身抵抗力
1.合理喂养
婴儿期:纯母乳喂养至少应持续6个月,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如母乳中的分泌型IgA能增强婴儿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炎。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选择配方奶粉,配方奶粉也尽量模拟母乳成分,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添加辅食后:随着婴儿月龄增长,4-6个月后需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添加富含维生素A、C、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橙子(富含维生素C)、深海鱼类(富含维生素D)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发育和增强抵抗力。
2.充足睡眠
婴幼儿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可达16-20小时,1-3个月婴儿每天约睡14-17小时,4-12个月婴儿每天睡12-16小时。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降低肺炎的发生风险。
二、避免接触致病源
1.环境卫生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维持在50%-60%。定期清洁室内灰尘,可使用湿抹布擦拭家具等,减少灰尘中的过敏原和病原体。避免在室内吸烟,二手烟会刺激小儿呼吸道,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肺炎的易感性。
外出环境: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果必须外出,可给小儿佩戴合适的口罩,如儿童专用的医用口罩或棉质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空气中的病原体。
2.人群接触
避免让小儿与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人群密切接触。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尽量与小儿隔离,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并在接触小儿前后洗手,防止将病原体传染给小儿。
三、疫苗接种预防
1.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对象:目前有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一般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通常在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进行加强免疫。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和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5岁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疾病,研究表明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小儿患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风险。
2.流感疫苗
接种对象:6月龄-5岁的小儿是流感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地区、小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或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时,更应接种。流感病毒感染后容易引发呼吸道并发症,如肺炎等,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小儿患流感的几率,从而减少因流感导致肺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