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依类型和病因选,急性尿潴留用导尿术(注意速度、量和无菌)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慢性尿潴留治基础病(如前列腺增生药物或手术、神经源性膀胱针对病因及间歇性清洁导尿等)和膀胱训练;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综合身体状况和基础病,小儿患者谨慎处理、遵儿科原则,女性患者针对病因治疗且关注心理。
一、急性尿潴留
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的方法。对于不能插入导尿管的患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尿液。但导尿时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一次导尿量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导致膀胱出血。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导尿时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操作要轻柔。
耻骨上膀胱造瘘术:若急性尿潴留短时间内不能解除,如因尿道损伤等情况,可施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引流尿液。该手术适用于长期引流尿液的患者,在术后要注意造瘘管的护理,保持造瘘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观察尿液的颜色、量等情况。
二、慢性尿潴留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尿潴留,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较轻、前列腺体积较小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等,这类药物可以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症状,但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并且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前列腺体积较大、症状明显且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如果是由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慢性尿潴留,需要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可通过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排空尿液,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时,要注意操作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导尿管。
膀胱训练: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等患者,可进行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等方法来重建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例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到每3-4小时排尿一次,训练过程中要让患者学会自我感知膀胱的充盈程度,以便更好地掌握排尿时机。
特殊人群方面:
老年患者: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是导致尿潴留的常见原因,老年患者在治疗尿潴留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要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小儿患者:小儿尿潴留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有关。在治疗时要特别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通过调整患儿的排尿习惯、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等方法尝试缓解尿潴留。如果需要导尿等操作,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操作要更加轻柔、规范,避免对小儿泌尿系统造成损伤,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小儿的恐惧心理。
女性患者:女性尿潴留可能与尿道狭窄、盆底肌功能障碍等有关。对于因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潴留,可进行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等方法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排尿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尿潴留可能会给女性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