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道感染对自身和胎儿均有危害,自身会局部不适、引发其他部位感染;胎儿会增加早产风险、致低出生体重,不同孕期危害有差异,早孕期影响器官形成、中孕期影响正常生长、晚孕期加大早产及胎儿缺氧风险,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预防,特殊人群需严格控血糖,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对孕妇自身的危害
1.局部不适:怀孕尿道感染时,孕妇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孕妇可能频繁起夜,导致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可能进一步影响孕妇的身体恢复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2.上行感染引发其他部位感染:尿道感染若未及时控制,病原体可能向上蔓延,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肾盂肾炎较为严重,可出现高热、寒战、腰痛等症状,不仅会对孕妇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有研究表明,孕期肾盂肾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可能进展较快。
二、对胎儿的危害
1.早产风险增加:孕妇尿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等可能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一些研究发现,患有尿道感染的孕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尿道感染的孕妇。早产的胎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胎儿的生存质量和健康预后。
2.低出生体重:尿道感染可能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胎盘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胎儿体重低于正常孕周的胎儿,即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期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如体温调节困难、喂养困难等,且远期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风险。
三、不同孕期尿道感染危害的差异
1.早孕期:早孕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尿道感染引起的高热、炎症等可能对胎儿的器官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胎儿畸形的潜在风险。但相对中晚孕期,早孕期由于胎儿器官刚形成,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感染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仍需重视。
2.中孕期:中孕期胎儿器官发育基本完成,但尿道感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仍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如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同时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因感染而变差,影响孕妇对胎儿的营养供给等。
3.晚孕期:晚孕期接近胎儿足月,尿道感染引发早产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等情况,对胎儿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四、预防与应对建议
1.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要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减少尿道内病原体的停留,每天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ml左右,以增加尿量。
2.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孕妇等)的注意事项: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这类孕妇除了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6.7mmol/L等,以降低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尿液情况,一旦出现尿道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3.及时就医:孕妇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疑似尿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一般会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会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和药物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