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至少每2小时评估皮肤情况、定时变换体位并使用辅助工具、每日温水清洁保湿皮肤、制定营养计划、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若出现压疮早期迹象及时处理,加重或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一、皮肤评估与监测
1.评估频率:对于癌症骨转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发生压疮,应至少每2小时评估一次皮肤情况,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完整性、有无红肿、硬结等。对于高危人群(如营养状况差、感觉障碍、活动能力受限等)需增加评估频率。例如,营养状况差的患者皮肤修复能力弱,更易出现压疮,需密切关注;感觉障碍患者无法及时感知皮肤受压情况,需更频繁评估。
2.评估内容细节:详细检查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肘部等,观察皮肤是否有红斑,若红斑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仍不消退,提示局部皮肤已受损。同时评估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包括体重、白蛋白水平等,营养状况差会影响皮肤的韧性和修复能力。
二、体位护理
1.体位变换: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的方式。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骨转移导致疼痛明显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翻身方法,减轻对疼痛部位的压迫。例如,侧卧位时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减轻身体压力点。
2.使用体位辅助工具: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辅助工具。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减少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减压坐垫能分散臀部压力。对于消瘦的骨转移患者,使用减压坐垫时要注意坐垫的贴合度,确保有效减压。
三、皮肤清洁与保湿
1.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2-35℃,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剂。清洁时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如因疾病导致代谢加快等情况,要增加清洁次数,但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2.皮肤保湿:清洁后可适当使用无刺激性的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选择润肤霜时要考虑患者皮肤状况,如皮肤干燥明显的患者可选择保湿效果好的产品。例如,维生素E乳等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可用于皮肤保湿,但使用前需确保皮肤无破损。
四、营养支持
1.营养评估与计划: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体重、食欲、实验室检查等制定营养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和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的胶原蛋白合成,不利于皮肤健康,可通过摄入肉类、蛋类、豆类等补充蛋白质。
2.特殊人群营养注意:对于老年癌症骨转移患者,其消化功能可能下降,要选择易消化吸收的营养食物。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考虑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确保营养摄入。
五、健康教育与家属指导
1.患者及家属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的危害、预防方法等健康教育内容。指导家属正确的翻身方法、皮肤护理技巧等。例如,教会家属如何使用气垫床,如何观察皮肤变化等。让家属了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和护理能力。
2.特殊人群家属关注:对于儿童癌症骨转移患者,家属需更加精心护理,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翻身时动作要更轻柔,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护理用品。同时要向家属强调儿童压疮预防的特殊性,如儿童活动少,更需注意体位变换等。
六、并发症处理与报告
1.早期压疮处理:若发现早期压疮迹象,如局部红斑,要立即采取措施,增加翻身次数,加强局部减压。对于已出现小面积破损的皮肤,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促进伤口愈合。
2.异常情况报告:若压疮情况加重或出现感染等异常情况,如皮肤破溃、渗液、发热等,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