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多样,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是危险因素,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有吞咽困难等症状,可通过内镜、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关键,特殊人群治疗需特殊考虑。
一、食管癌的发病部位
食管分为颈段、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和腹段,食管癌可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部位的食管癌在临床表现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
二、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食管癌,这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中细胞的修复功能下降、长期积累的致癌因素作用有关。
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多种致癌物质可经口腔、食管进入体内,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酒精还可能作为溶剂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等。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过烫、过硬、过于粗糙以及腌制、熏烤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长期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增加癌变几率。比如长期食用含亚硝胺量高的腌制食品,亚硝胺是明确的化学致癌物。
病史因素:一些食管的癌前病变,如巴雷特食管(Barrettesophagus),患者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这种病变有发展为食管癌的潜在风险;另外,贲门失弛缓症等食管疾病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三、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偶有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胸骨后轻微隐痛或烧灼感,进食粗硬食物时可能有哽噎感,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中晚期症状
吞咽困难:是食管癌中晚期最典型的症状,开始可能是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吞咽半流质、流质食物也困难。
疼痛:胸骨后或背部肩胛间区持续性隐痛,若癌肿侵犯食管外组织,可引起剧烈疼痛。
其他症状: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导致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长期吞咽困难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
四、食管癌的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情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食管癌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镜可以清晰看到食管内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等,病理活检能明确肿瘤的良恶性。
影像学检查
食管X线钡餐检查:早期食管癌可见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小的充盈缺损;中晚期则可见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等。
CT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癌向周围组织浸润的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观察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如是否侵犯气管、支气管、主动脉等。
五、食管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切除手术等,会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可以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等。
化疗:常与手术、放疗联合应用,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术后巩固治疗以及晚期食管癌的姑息治疗等,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六、食管癌的预后
食管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早期食管癌经过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中晚期食管癌预后则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但总体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食管癌预后的关键。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身体状况的评估和支持治疗,以提高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儿童患食管癌非常罕见,若儿童患病,其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