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可从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方面入手,如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居住和公共环境清洁通风,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隔离患病者并分离其个人物品等。
一、接种疫苗
1.疫苗类型及作用:目前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疱疹性咽峡炎,该疫苗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关类型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显著降低EV71相关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风险。对于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虽EV71疫苗的保护效力可能有所下降,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EV71后发病的严重程度。
2.特殊人群:对于有疫苗接种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儿童,应及时接种EV71疫苗。对于对疫苗成分过敏等禁忌接种疫苗的儿童,则需采用其他预防措施为主。
二、注意个人卫生
1.手部卫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情况。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儿童由于自我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家长应帮助和监督儿童做好手部清洁,比如在外出归来、接触玩具后等及时洗手,这能有效减少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疱疹病毒的风险。
2.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也有一定帮助。儿童可以在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可能存在的病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取清水轻轻擦拭口腔。
三、环境卫生管理
1.居住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打扫房间,经常开窗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尤其是儿童的卧室,要定期清扫灰尘、更换床单被罩等。对于家庭中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的角落,如沙发缝隙、玩具等,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2.公共环境:在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商场等,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如扶手、玩具、门把手等。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
四、增强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良好的免疫力至关重要。儿童应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苹果、橙子、菠菜等)、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避免儿童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全面。对于成人,也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维持自身免疫力处于较好状态,从而降低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易感性。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儿童可以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户外活动、跑步、跳绳等。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儿童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左右。成人也应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身体修复和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保障。儿童每天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12-14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也应保证8-10小时以上的睡眠。成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力。
五、避免接触传染源
1.隔离患病者:当家庭成员或周围人群中有人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尽量让患者隔离休息,避免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隔离患病者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范围。
2.注意个人物品分离:患病者使用的个人物品,如餐具、毛巾、水杯等,应与健康人群的物品分开,并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儿童的玩具等物品,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也应避免与患病儿童的玩具交叉使用,必要时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