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机械性梗阻中尿道狭窄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因尿道管腔变窄致尿潴留;膀胱颈部梗阻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因膀胱颈部出口受阻致尿潴留。动力性梗阻中神经源性因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因神经受损或功能异常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药物因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因药物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或尿道括约肌张力致尿潴留。
一、机械性梗阻
1.尿道狭窄
年龄与性别因素:男性中,老年男性常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狭窄,这是由于前列腺组织逐渐增生,压迫尿道,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女性也可能因尿道损伤、感染等导致尿道狭窄,例如既往有尿道手术史的女性患者。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增加尿道狭窄的风险,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尿道反复感染,炎症刺激可引起尿道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进而导致狭窄。
病史相关:有尿道外伤病史的患者,外伤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引起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引发尿潴留。
具体机制:尿道狭窄使得尿道管腔变窄,尿液通过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尿潴留。
2.膀胱颈部梗阻
年龄与性别因素: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膀胱颈部梗阻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前列腺体积增大,可压迫膀胱颈部,影响尿液从膀胱排出;女性可能因膀胱颈部纤维化等原因导致梗阻,更年期后的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参与膀胱颈部组织的改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酗酒可能影响内分泌等功能,间接影响前列腺等组织的状态,增加膀胱颈部梗阻的风险;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功能异常,也可能与膀胱颈部梗阻的发生有关。
病史相关:有膀胱颈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局部组织修复可能形成瘢痕,导致膀胱颈部梗阻,引发尿潴留。
具体机制:膀胱颈部梗阻使得尿液从膀胱排出的出口受阻,尿液在膀胱内积聚,引起尿潴留。
二、动力性梗阻
1.神经源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无明显性别差异。例如,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神经损伤,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儿童先天性脊柱裂等疾病可影响神经发育及功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引发尿潴留。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可能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但对于神经源性尿潴留来说,主要是基础疾病相关生活方式影响更大,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控制血糖水平,会加重神经病变,进而影响膀胱功能;缺乏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可能增加神经病变风险,但相对较少直接导致神经源性尿潴留,但可作为基础因素影响神经功能状态。
病史相关: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如脑肿瘤、脊髓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神经损伤,导致膀胱排尿功能异常引发尿潴留;有外周神经病变病史(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后可能遗留神经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膀胱神经支配导致尿潴留。
具体机制: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或功能异常,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者尿道括约肌不能松弛,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引起尿潴留。
2.药物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均可因药物导致尿潴留,例如老年女性因治疗其他疾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更易出现尿潴留,因为老年女性本身可能存在膀胱功能减退等情况;儿童使用某些药物时也需注意,如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影响膀胱功能,但相对较少见。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规律用药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对膀胱功能的影响风险;同时,生活中如果同时服用多种可能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几率。
病史相关:有前列腺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某些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但如果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α受体阻滞剂则是治疗药物,这里指的是不当使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加重排尿困难;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功能引发尿潴留。
具体机制:某些药物可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或尿道括约肌的张力,例如抗胆碱能药物会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