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先天禀赋不足使部分婴儿出生即肺气虚;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邪侵袭均能损伤肺气;久病如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慢性疾病会耗伤肺气;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和脑力过度都会损伤肺气;小儿因生长发育未成熟易肺气虚,老年人肺脏功能衰退也易肺气虚。
一、先天禀赋不足
部分婴儿自出生起便存在肺气虚的情况,这与先天因素密切相关。若父母体质较弱,尤其是母亲在孕期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就可能影响胎儿肺脏的发育,导致婴儿出生后肺气本就相对亏虚。例如,有研究表明,母亲孕期营养不良、频繁患病等情况,会增加胎儿先天肺气虚的风险。
二、外感六淫侵袭
风邪:风为六淫之首,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易受风邪侵袭。风邪犯肺,首犯肺卫,若未能及时有效驱散风邪,肺气易受损。比如在季节交替时,小儿若衣着不当,易被风邪侵袭,出现咳嗽等肺卫受邪症状,若病情迁延不愈,可损伤肺气。成年人长期处于风邪频繁的环境中,如工作在风口处等,也会逐渐耗伤肺气。
寒邪:寒冷季节或环境中,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寒邪束表,会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进而累及肺气。儿童在寒冷天气未做好保暖,长时间待在寒冷户外,寒邪直犯肺脏,可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若寒邪伤肺日久,会使肺气虚损。成年人在冬季不注意保暖,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也会损伤肺气。
暑邪:夏季暑热当令,小儿腠理开泄,若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饮用过多冷饮等,易受暑湿之邪侵袭。暑湿困阻肺脏,影响肺气的正常功能,导致肺气虚。有研究发现,夏季儿童因不当避暑而出现肺气虚相关症状的情况较为常见。成年人在夏季同样可能因不合理的避暑方式,如过度依赖空调等,损伤肺气。
湿邪: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人体易受湿邪侵袭。湿邪重浊黏滞,易阻滞肺气,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例如,南方地区湿度较大,居民若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患肺气虚相关疾病的几率相对较高。成年人长期从事潮湿环境下的工作,如渔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等,也易受湿邪影响而导致肺气虚。
燥邪: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燥邪侵袭肺脏,会使肺津耗伤,肺失润养,进而导致肺气功能失调,出现肺气虚的表现。老年人在秋季更易受燥邪影响,因为老年人肺脏功能相对较弱,耐受力差。
三、久病耗伤肺气
呼吸系统疾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若病情迁延不愈,会长期损伤肺气。以支气管哮喘为例,患者长期反复发作,气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会逐渐耗伤肺气,导致肺功能下降,肺气虚情况加重。儿童若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若治疗不彻底,多次患病也会损伤肺气,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其他系统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等,也会间接影响肺脏功能,导致肺气耗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肺循环淤血,会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如此会使肺气受损,出现肺气虚的表现。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时,身体整体机能下降,肺气也易因久病而耗伤。
四、过度劳累
体力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身体消耗过大,肺气易受损。例如建筑工人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身体能量大量消耗,肺气也会随之耗散,出现气短、乏力等肺气虚的症状。儿童若过度玩耍、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范围,也可能损伤肺气,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肺脏功能的正常建立。
脑力过度劳累:现代社会中,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的人群,如程序员等,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用脑过度,也会耗伤肺气。因为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而肺与心在功能上相互关联,过度脑力劳动会影响肺气的正常运行,导致肺气虚。老年人若长期过度用脑,如过度思考问题等,也可能出现肺气虚的情况。
五、年龄因素
小儿: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脏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肺气相对不足。随着年龄增长,肺脏逐渐发育完善,但如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频繁患病、喂养不当等,更容易出现肺气虚的情况。例如婴儿期喂养不足,营养摄入不够,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发育,导致肺气虚弱。
老年人:老年人肺脏功能逐渐衰退,肺气自然亏虚。随着年龄增加,肺组织弹性降低,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肺气虚的表现,如气短、咳嗽无力等。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注意保养,如过度劳累、感受外邪等,会进一步加重肺气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