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高危人群从40岁左右开始筛查,血清学筛查有CA19-9等标志物,影像学筛查包括腹部超声(简便无创但有局限性)、螺旋CT(分辨率高但需注意辐射)、MRI及MRCP(分辨率高但有特殊人群限制),内镜筛查有内镜超声(可发现小病变但有特殊人群限制)和胰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胰管但有创且有并发症风险)。
一、高危人群筛查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患有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者;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患有糖尿病且病情难以控制者;患有慢性胰腺炎且病程较长者。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左右开始进行筛查。
(一)血清学筛查
1.CA19-9
CA19-9是一种糖蛋白抗原,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常常升高。但它并非胰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胆管炎、胰腺炎等情况下也可能升高。一般来说,CA19-9的升高水平与胰腺癌的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对于高危人群定期检测CA19-9水平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一个指标。如果CA19-9明显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胰腺癌。
2.其他血清标志物
如CA242、CA50等,它们与CA19-9有一定的协同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多种血清标志物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目前这些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循证依据来进一步完善其筛查的精准度。
二、影像学筛查
(一)腹部超声
1.优势
腹部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胰腺癌筛查的初步筛查手段。它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对于肥胖患者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肠气干扰可能导致胰腺显示不清。但对于一般人群,尤其是没有明显肥胖且肠道气体较少的患者,腹部超声可以初步发现胰腺是否有异常肿块等情况。
2.局限性
对于较小的胰腺病变,尤其是位于胰腺深部或被肠道气体遮挡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所以单纯依靠腹部超声可能会漏诊一些早期胰腺癌。
(二)螺旋CT
1.优势
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解剖结构,能够发现较小的胰腺病变。它可以明确胰腺肿块的大小、位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对于胰腺癌的分期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周围血管、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在胰腺癌筛查中,螺旋CT是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一般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螺旋CT检查,如果发现可疑病变可以进一步检查。
2.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多次进行CT检查的人群,要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尤其是儿童、孕妇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要谨慎选择螺旋CT检查,并且在检查前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三)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1.优势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更高,对于胰腺病变的检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MRCP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对于判断胰胆管是否受肿瘤侵犯等情况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一些不适合进行增强CT检查(如对碘造影剂过敏等)的患者,MRI是很好的替代检查方法。
2.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在进行MRI检查前,患者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植入物情况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进行MRI检查。
三、内镜筛查
(一)内镜超声(EUS)
1.优势
内镜超声是将超声探头通过内镜送入消化道,近距离观察胰腺,能够发现更小的胰腺病变,尤其是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它还可以评估肿瘤侵犯胰腺周围组织的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高危人群中怀疑有胰腺病变但其他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的情况,内镜超声可以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手段。
2.特殊人群
对于有消化道梗阻、严重心肺疾病等不适合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不能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在检查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消化道情况等,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二)胰管镜检查
1.优势
胰管镜可以直接观察胰管内的情况,对于胰管内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发现胰管内的肿瘤、息肉等病变,并且可以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但胰管镜检查相对操作复杂,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2.局限性
胰管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胰管穿孔、出血等。所以在进行胰管镜检查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且要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