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在表现、鉴别要点、预防及非药物干预上有不同。风热感冒发热明显等,风寒感冒怕冷明显等;可通过症状细节、病因等鉴别;预防需从生活环境、方式等入手,非药物干预有食疗、穴位按摩等。
一、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在夏天的表现差异
(一)风热感冒
症状表现:一般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能较高,伴有咽痛、流黄涕、咳痰黄稠等症状。从中医角度看,多因夏季外感风热之邪,风热犯表,卫表失和导致。在夏天,若长时间处于高温且有热邪侵袭的环境,人体易受风热之邪侵扰而出现风热感冒。例如,夏季人们过度吹空调后又处于高温环境中进出,就容易引发风热感冒。
人群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在夏天患风热感冒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症状核心是风热相关。一般来说,儿童在夏天患风热感冒时,可能更易出现高热、烦躁等表现,因为儿童体质相对稚嫩,对外界热邪的耐受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青壮年在夏天患风热感冒,可能咽痛等局部症状较突出;女性在夏季若有经期等特殊情况,患风热感冒时可能症状受内分泌等因素影响略有不同,但主要还是以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为主。
生活方式影响:夏季喜欢吃辛辣、温热食物,如大量食用火锅、烧烤等,容易助内热,增加患风热感冒风险;长时间待在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与外界高温环境频繁接触,也易引发风热感冒;过度劳累、出汗后未及时擦干等生活方式因素,都可能促使风热感冒的发生。
(二)风寒感冒
症状表现:主要以怕冷明显、发热较轻、流清涕、咳痰清稀等为特点。夏天患风寒感冒往往是因为在夏季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过度饮用冷饮等,使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而发病。比如,夏季夜晚睡觉未盖好被子,腹部等部位受凉,就可能引发风寒感冒。
人群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在夏天患风寒感冒时,儿童可能表现为怕冷明显,可能伴有鼻塞等症状较突出;青壮年在夏天患风寒感冒,怕冷症状可能相对明显,而发热相对较轻;女性在夏季若穿着过少等情况导致受凉,患风寒感冒时可能更易出现肢体酸痛等症状,因为女性体质相对特殊,在受凉后寒邪侵袭更易影响气血运行等。
生活方式影响:夏季大量饮用冰镇饮料、过度吹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夜间露宿等生活方式,都容易导致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引发风寒感冒。例如,有些人夏季喜欢在露天环境下睡觉,就容易因风寒之邪侵犯而患上风寒感冒。
二、夏天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要点
(一)症状细节鉴别
发热与怕冷程度:风热感冒发热明显,怕冷相对较轻;风寒感冒怕冷明显,发热相对较轻。
鼻涕性状:风热感冒流黄涕;风寒感冒流清涕。
痰液性状:风热感冒咳痰黄稠;风寒感冒咳痰清稀。
口渴情况:风热感冒常伴有口渴,想多喝水;风寒感冒口渴不明显或口渴喜热饮。
(二)病因相关鉴别
致病外邪性质: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
诱因相关:风热感冒多因夏季高温环境下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等助热食物等;风寒感冒多因夏季贪凉,如受凉、过食冷饮等导致风寒之邪侵袭。
三、夏天感冒的预防与非药物干预
(一)预防措施
生活环境方面: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28℃较为适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尽量保持室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定期开窗通风。
个人生活方式方面:合理饮食,夏季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过冷的食物,多吃清淡、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苦瓜等;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直接吹空调或风扇,防止受凉。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在夏季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在过于凉爽的环境中待太久,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被褥;老年人在夏季体质相对较弱,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适当增加衣物,夜间睡眠时注意腹部等部位的保暖;女性在夏季要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因受凉引发感冒等不适。
(二)非药物干预
食疗:对于风热感冒,可适当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可饮用生姜红糖水,有驱散风寒的作用。但食疗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医疗。
穴位按摩:比如风热感冒可按摩大椎穴、曲池穴等,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按摩此穴有清热解表等作用;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按摩曲池穴也有助于清热。风寒感冒可按摩风池穴、合谷穴等,风池穴在后颈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风池穴有祛风散寒等作用;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按摩合谷穴有疏风散寒等功效。但按摩穴位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儿童等特殊人群按摩时要更加轻柔,且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