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手机与近视相关,近距离用眼时长、光线环境、看手机姿势均会影响近视发生,可通过控制时长、营造良好光线、保持正确姿势预防,儿童青少年、有近视家族史及患眼部基础疾病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关用眼问题。
一、看手机与近视的关系
1.近距离用眼时长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阶段: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处于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看手机,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例如,一项针对6-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每天看手机超过2小时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每天看手机小于1小时的儿童。因为近距离用眼时,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导致晶状体变凸,屈光能力发生变化,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近视。
成年人方面:成年人虽然眼睛发育基本成熟,但长期过度看手机也会增加近视的风险。长时间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本身有轻度近视倾向的成年人,更容易加重近视程度。
2.光线环境的作用
室内看手机情况:在室内光线较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看手机,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光线过暗时,为了看清手机屏幕,眼睛会不自觉地调节,增加用眼负担;光线过亮时,手机屏幕与周围环境的亮度反差过大,也会刺激眼睛。例如,在昏暗的房间里长时间看手机,会使眼睛的瞳孔长时间处于扩大状态,容易引起眼疲劳,进而增加近视发生几率。
户外看手机情况:在户外强光下看手机,手机屏幕的亮度相对较低,会造成屏幕与外界光线的强烈对比,同样会对眼睛产生刺激。而且户外看手机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离手机更近,进一步加重近距离用眼的程度,增加近视风险。
3.看手机姿势的影响
不良姿势危害:躺着或侧卧看手机时,眼睛与手机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不易保持正常,容易导致双眼调节不均衡,增加眼睛的疲劳感。长期保持这种不良姿势看手机,会使眼睛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增加近视的发生可能性。例如,侧卧看手机时,一只眼睛处于上方,另一只眼睛处于下方,双眼的聚焦状态不同,长时间后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屈光发育或导致视力失衡。
二、预防看手机导致近视的措施
1.控制看手机时长
儿童青少年:对于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天看手机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且每隔2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家长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孩子合理安排看手机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成年人:成年人也应控制看手机时长,工作之余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减少看手机时间。比如,每天看手机时间控制在3-4小时以内,并且注意用眼间隔休息。
2.营造良好光线环境
室内光线调节:在室内看手机时,要保持合适的光线亮度,可使用台灯等辅助照明设备,使室内光线柔和且均匀,避免手机屏幕与环境光线反差过大。例如,室内光线保持在50-100勒克斯左右较为适宜,这样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
户外看手机注意:在户外看手机时,尽量选择光线相对均匀的地方,或者使用手机的遮光罩等配件来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3.保持正确看手机姿势
坐姿要求: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看手机时都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手机屏幕保持30-50厘米的距离,身体坐正,背部挺直。这样可以保证双眼能够均匀地接受光线刺激,维持正常的屈光状态。
避免不良姿势:坚决避免躺着、侧卧等不良姿势看手机,养成良好的用眼姿势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儿童青少年
年龄较小儿童:3岁以下儿童应尽量避免看手机,因为他们的眼睛发育尚未成熟,看手机更容易导致近视等眼部问题。对于3-6岁儿童,家长要严格控制其看手机时间和方式,引导孩子通过其他健康的方式进行娱乐和学习,如进行户外活动、玩益智类纸质玩具等。
青春期儿童:青春期儿童身体和眼睛仍在发育中,看手机更要注意适度。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春期儿童用眼健康的教育,让他们了解过度看手机对近视的影响,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2.有近视家族史人群
这类人群本身近视遗传易感性较高:如果家族中有近视遗传史,那么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行为对其眼睛的影响更为显著。这类人群更要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比一般人更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看手机姿势和光线环境,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采取措施。
3.患有眼部基础疾病人群
如本身有散光、弱视等眼部疾病的人群:看手机会加重眼部不适和病情。例如,患有散光的人群看手机时,由于散光的存在,会使图像不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头痛等症状加重。这类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手机,并严格遵循医生关于控制看手机时间和方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