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缺铁性贫血,可通过摄入富含铁元素的红色肉类、动物肝脏、豆类,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浆果类,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绿叶蔬菜、肉类及蛋类,以及坚果类、强化铁谷物等食物来补充相应营养以促进补血,不同人群需注意食用量和烹饪等问题。
一、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1.红色肉类:
牛肉、猪肉等红色肉类是铁的良好来源,其中的铁为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较高。例如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约为2-3毫克左右。血红素铁不受其他食物因素的影响,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元素有很好的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以适当摄入红色肉类,但儿童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或难以咀嚼,同时要控制摄入量,防止因脂肪摄入过多影响健康。成年人一般每天可适量食用50-100克左右的瘦肉。
2.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铁量非常丰富,每100克猪肝中铁含量可高达22.6毫克左右。动物肝脏中的铁也是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高。然而,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对于有高血脂风险的人群,如一些中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控制食用频率和量,一般每周食用1-2次,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儿童食用动物肝脏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胆固醇摄入过多对其心血管系统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
3.豆类:
红豆、黑豆、黄豆等豆类含铁量也较为可观,以红豆为例,每100克红豆中铁含量约为7.4毫克。豆类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会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如维生素C等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食用豆类时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像橙子、柠檬等,以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不同年龄人群都可食用豆类,儿童可以将豆类制作成豆浆、豆泥等易于消化的形式,成年人则可以将豆类纳入日常饮食的主食或菜肴搭配中,例如红豆可以用来煮粥、煮汤等。
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1.柑橘类水果:
橙子、橘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左右。维生素C可以将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还原成亚铁形式,从而促进铁的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食用富含非血红素铁食物的同时搭配柑橘类水果,能有效提高铁的吸收利用效率。不同年龄人群都适合食用柑橘类水果,但儿童要注意避免在空腹时大量食用,防止刺激胃肠道,可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成年人每天可以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柑橘类水果。
2.浆果类:
草莓、蓝莓、桑葚等浆果类水果也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例如每100克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47毫克。浆果类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其他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等。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将浆果类作为日常零食或搭配其他食物食用,对于儿童来说,蓝莓等浆果要注意避免呛噎,可制成水果泥等形式食用,成年人可以直接食用或制作成果汁等,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
三、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1.绿叶蔬菜:
菠菜、西兰花、苋菜等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其中每100克菠菜中叶酸含量约为194微克。叶酸对于红细胞的生成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患者往往也伴有叶酸的缺乏,补充叶酸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摄入绿叶蔬菜,儿童在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度烹饪导致叶酸流失,可采用快炒等方式保留营养成分,成年人每天应保证摄入200-300克左右的绿叶蔬菜。
2.肉类及蛋类:
肉类(如牛肉、猪肉等)和蛋类(如鸡蛋、鸭蛋等)富含维生素B12,每100克牛肉中维生素B12含量约为1.8微克左右,一个鸡蛋中维生素B12含量约为0.56微克左右。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成熟过程,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可以促进红细胞的正常发育。儿童食用蛋类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因胆固醇摄入过多影响健康,可每周食用3-5个鸡蛋,搭配适量的肉类;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摄入肉类和蛋类,如每天食用50-100克瘦肉和1-2个鸡蛋。
四、其他有助于补血的食物
1.坚果类:
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铁以及其他营养成分。例如每100克核桃中铁含量约为2.7毫克。坚果类食物可以作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零食选择,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肥胖或有高血脂风险的人群,如中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要控制食用量,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0-15克左右。儿童食用坚果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呛噎,最好在成人监护下食用。
2.谷物:
强化铁的谷物,如强化铁的燕麦片等,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谷物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铁元素,增加了铁的摄入途径。不同年龄人群都可食用强化铁谷物,儿童可以将其作为早餐的一部分,用牛奶或水果搭配食用,以增加口感和营养多样性;成年人则可以在日常饮食中用强化铁谷物替代部分普通谷物,如将早餐的普通面包换成强化铁的面包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