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统称,常见类型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分别有不同发病机制及对不同人群影响,诊断方法包括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眼部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及早期干预视网膜病变。

一、视网膜病变的定义

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在视网膜部位的疾病统称,视网膜是眼睛内部一层对视觉成像至关重要的神经组织,它能够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从而让我们看到外界事物。当视网膜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时,就被称为视网膜病变。

二、常见类型及相关情况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的血管发生病变。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闭塞等。一般在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例如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升高。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人: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在较年轻时就出现视网膜病变相关表现,需要密切关注其眼底情况,因为儿童时期的病变可能会对未来的视力产生更严重的长期影响。

(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1.发病机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升高,会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和血管状态。血压升高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等改变。高血压病程较长且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病变。

2.不同人群情况

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都可能发生,中年以上高血压患者相对更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随着病变进展,视力可能逐渐下降。对于高血压成年人,积极控制血压是预防和延缓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关键。

儿童高血压:非常罕见,但如果儿童患有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疾病,也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相关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时期的高血压对身体各器官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包括视网膜。

(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发病机制:与年龄增长有关,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出现的视网膜黄斑区的病变。可能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衰退、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有关。一般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升高。

2.不同人群情况

老年人:是最主要的发病人群,随着年龄超过60岁,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阅读、识别面部特征等。对于老年人,定期进行眼底黄斑区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通过一些抗氧化剂等药物辅助预防病情进展,但关键还是早期监测。

中青年:非常罕见,但也有个别中青年由于遗传等特殊因素可能发病,需要警惕。

三、诊断方法

(一)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等设备直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血管情况等。例如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中,可以看到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改变,如微动脉瘤、出血点等;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检查中,可以发现黄斑区的病变情况,如黄斑区的色素紊乱、渗出等。

(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这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射荧光素,然后利用特殊的设备拍摄视网膜血管的荧光形态,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血管的病变情况,比如血管的渗漏、闭塞等,对于准确诊断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可以提供视网膜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以及评估病变的程度有重要作用,例如能够精确测量黄斑区的厚度等,帮助医生了解病变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四、预防及早期干预

(一)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是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关键。例如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合理用药等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要遵循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在合适水平。

(二)定期眼部检查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都应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眼底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三)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视网膜病变也很重要。例如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过量饮酒也可能对眼部血管等产生不良影响;适度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包括眼部的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病变或是本身患有眼部疾病导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确诊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血糖管理,将血糖控制好后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在血糖控制稳定基础上,可以通过激光治疗防止糖尿病患者失明。但如果已经是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则建议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切除混浊或血性玻璃体,使视网膜解剖复位,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治疗期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首先要应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其次,患者可以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能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眼底血管微循环。对于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可以在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部分患者也
眼睛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1、建议病人药物治疗,其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造成出血性疾病的治疗。2、建议病人进行激光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建议病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建议病人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等药物治疗。4、建议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适用于视网膜脱离、或者是黄斑裂孔
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形成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大致如下:第一、基本病因,比如视网膜动脉阻塞通常是由视网膜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导致;黄斑变性多与年龄因素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是由血糖过高,破坏视网膜血管所引起等。第二、诱发因素,平时在生活中拥有不良嗜好,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比如长期抽烟、喝酒等,尤其是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多见疾病,属于眼底病的一种。正常是由于疲劳、感冒、焦虑、紧张、熬夜、休息不好、抽烟、酗酒等,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表现出屏障功能破坏,来自脉络膜的液体渗漏到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水肿和层间分离,会表现出看东西变形、变小,视力下降,视野中央有暗区等表现。经过详细的眼底检查
视网膜病变能治好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病变可以治好,但是要分清楚是哪一类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经过药物,激光等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浆也可以完全治愈,可以口服羟苯磺酸钙、复方丹参滴丸、甲钴胺、血栓通等,这些药物都是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病变。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选用激光手术治疗,建议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治疗好?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体内的血糖水平。对于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进行激光治疗,能够使新生血管萎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样分期?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6期,按发展顺序可分为轻度非增生期、中度非增生期、重度非增生期、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增生晚期等,轻度非增生期患者多数表现为眼部出现微动脉瘤和细小的出血点;中度非增生期患者则可表现为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重度非增生期者多表现出棉絮斑和出血斑;增生早期者则可表现出眼底新生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睛总是模糊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睛模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睛疲、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眼睛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开车或在弱光环境下用眼过度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引起短暂的视力模糊。 2.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可能导致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3.眼部疾病
什么时间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应积极预防,只有不发生,才不会出现不良的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之后要做眼科、肾脏、心脏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2型糖尿病人,从发病之日起,就要关注所有的并发症,因为2型糖尿病在缓慢的发病过程中,前期就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和心脏病变。所以,在发现糖尿病后需要提早进行检查,以早期明确是否存在相应的并发症,患者可就诊于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去眼科就诊。首先患者可能因为不知情,去糖尿病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通过观察血糖和全身情况后,如果看到照片显示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建议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以及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血糖、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由相应专科进行处理。比如出现糖尿病足,建议患者选择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李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一定可以治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做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药病人,视网膜可以完全血管化,所以可以治愈。对于伴有视网膜脱离病人,视功能会受到损伤,因此很难治愈,如果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以避免出现视网膜脱离。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如下:一期、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二期、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三期、在上述病变基础上,机体出现眼底出血及棉絮状渗出物。四期、上述基础上并发视盘水肿现象。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机体的不适症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齐玉波 副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期。一期表现为眼底内有轻微血管;二期表现为眼底内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以及狭窄;三期是指出现眼底出血,同时会出现棉絮状斑;四期是指在三期的基础上,同时合并视乳头水肿。所以患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血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如何分期?
张燕妮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首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六期:第一期,可能是患者有微血管瘤,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第二期,可能是一般没有眼底的病变。第三期,患者了眼底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第四期,患者视网膜会脱落,失明。第五期,患者会出现视网膜前的出血。第六期,患者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患者一般是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部分患者是出现不同的视力下降。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