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与胰腺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方面均有不同。胰腺癌起病隐匿,有腹痛、黄疸、体重减轻等表现,CA19-9等肿瘤标志物有变化,超声、CT、MRI等影像学有相应占位等表现,病理见癌细胞;胰腺炎急性起病有剧烈腹痛等,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超声、CT等有胰腺肿大等表现,病理见炎症改变等,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表现有一定影响且可相互鉴别。
一、临床表现方面
胰腺癌:通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多为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钻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且夜间或仰卧时加重,坐位或前倾位时可稍缓解;还可有黄疸,一般呈进行性加重,皮肤巩膜黄染,伴有皮肤瘙痒等;体重减轻较为明显,短期内可下降10%以上;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更不典型,易被忽视;男性和女性在临床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病情呈现。有吸烟、长期高脂肪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胰腺癌风险较高,既往有胰腺炎反复发作病史等情况也可能增加胰腺癌发生几率。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多呈持续性绞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后腹痛不缓解;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低血压甚至休克等。慢性胰腺炎也有腹痛症状,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可伴有消化不良、脂肪泻、消瘦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急性胰腺炎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急性胰腺炎可能因病因不同表现有所不同,比如继发于感染等的可能有相应感染症状;对于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腹痛表现受一定影响,但本质还是基于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有胆道疾病史、酗酒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易患胰腺炎,既往胰腺炎病史会增加再次发病风险。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糖类抗原19-9(CA19-9)是较为常用的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高,在胰腺炎、胆道梗阻等情况时也可升高。CA19-9水平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常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变化,治疗有效时可能下降,复发时可能再次升高。不同年龄患者CA19-9水平的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诊断标准相对固定;性别对CA19-9水平影响不大;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不直接影响CA19-9水平,但会影响胰腺癌发生进而间接影响其水平;既往胰腺炎病史一般不会导致CA19-9特异性升高。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常显著升高,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可持续3-5天;脂肪酶升高稍晚,但持续时间更长。慢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脂肪酶也无特异的标志性变化。不同年龄患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正常参考值有年龄相关性调整,比如儿童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性别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影响不明显;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的常见诱因;既往胰腺炎病史可能使胰腺功能受损,再次发病时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特点可能与初发有所不同。
血常规:
胰腺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可降低;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不同年龄患者贫血发生情况不同,老年患者因机体代偿能力等因素,可能贫血表现相对更易被察觉;性别对血常规中这些指标影响不大;长期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贫血;既往胰腺炎病史一般不直接影响血常规中这些指标变化用于胰腺癌鉴别。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白细胞计数多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无贫血表现,除非是长期慢性消耗等严重情况。不同年龄白细胞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性别对白细胞计数影响不显著;酗酒等生活方式易引发胰腺炎导致白细胞变化;既往胰腺炎病史若未导致严重全身情况,血常规一般无特殊。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超声检查:
胰腺癌: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表现为胰腺局部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等。但对于早期较小的胰腺癌可能显示不清,受肠道气体等干扰较大。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时因腹部脂肪厚度、肠道气体分布等不同可能影响图像质量,比如肥胖患者超声显示胰腺可能不如消瘦患者清晰;性别对超声图像影响不大;长期高脂肪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使胰腺周围脂肪情况不同,影响超声观察;既往胰腺炎病史可能导致胰腺形态、回声等改变,干扰胰腺癌超声表现判断。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超声可发现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等;慢性胰腺炎时可见胰腺体积缩小或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等。不同年龄超声对胰腺炎胰腺形态观察有年龄相关因素,儿童胰腺超声表现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判断;性别对超声下胰腺炎表现无明显影响;酗酒等生活方式导致的胰腺炎超声表现更典型;既往胰腺炎病史的胰腺超声表现有特征性改变,如胰腺钙化等。
CT检查:
胰腺癌: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等。胰腺癌在增强CT上多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块,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强化低于正常胰腺组织。不同年龄患者CT图像特点可能因组织器官发育或退变等不同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有血管硬化等影响图像解读;性别对CT表现无本质影响;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使胰腺癌CT表现有一定个体差异;既往胰腺炎病史可能在CT上有胰腺实质改变,与胰腺癌CT表现相鉴别。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CT可见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胰腺周围渗出,胰周脂肪间隙模糊等;慢性胰腺炎CT可显示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腺萎缩或肿大等改变。不同年龄CT对胰腺炎的显示有年龄相关,儿童胰腺炎CT表现需遵循儿童影像学特点;性别对CT下胰腺炎表现无显著影响;酗酒等生活方式导致的胰腺炎CT特征更明显;既往胰腺炎病史的CT表现有其自身演变特点,可用于与胰腺癌鉴别。
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胰腺癌: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与CT类似,且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更好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等。MRCP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系统,胰腺癌时可出现胰胆管扩张、截断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MRI图像特点受年龄相关组织特性影响,比如老年患者组织信号可能有变化;性别对MRI表现无明显差异;长期高脂肪饮食等生活方式与胰腺癌MRI表现无直接关联,但影响胰腺癌发生进而间接影响;既往胰腺炎病史可能在MRI上有胰腺信号等改变,协助鉴别。
胰腺炎:MRI对于胰腺炎的诊断,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能更清晰显示胰腺实质改变、胰管情况等。MRCP在胰腺炎时能很好地显示胰管扩张、狭窄、串珠样改变等,有助于与胰腺癌导致的胰胆管改变相鉴别。不同年龄MRI及MRCP表现有年龄相关因素,儿童胰腺MRI及MRCP表现需结合儿童特点;性别对其无显著影响;酗酒等生活方式导致的胰腺炎在MRI及MRCP上有典型表现;既往胰腺炎病史的MRI及MRCP表现可作为重要鉴别依据。
四、病理检查方面
胰腺癌: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通过胰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符合胰腺癌的病理特征。不同年龄患者病理检查中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因年龄相关的机体代谢等不同有一定差异,但病理诊断标准是统一的;性别对病理表现无本质影响;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癌细胞的生长环境,但病理上主要依据细胞形态等判断;既往胰腺炎病史一般不会导致胰腺癌病理表现的特异性改变,病理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
胰腺炎:病理检查对于胰腺炎主要是了解胰腺组织的炎症改变情况,急性胰腺炎病理可见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等;慢性胰腺炎病理可见胰腺实质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胰管扩张等。不同年龄患者胰腺炎病理改变有年龄相关特点,儿童胰腺炎病理与成人不同,需考虑儿童胰腺发育等因素;性别对胰腺炎病理表现无显著影响;酗酒等生活方式导致的胰腺炎病理改变更典型;既往胰腺炎病史的病理表现有其特征性,可用于与胰腺癌病理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