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取决于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及患者整体情况。
若血小板计数≥30×10/L,且无明显出血,如皮肤仅少量瘀点、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可暂时观察,无需立即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即可;若血小板计数<30×10/L,或伴随明显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口腔血泡、月经量过多等,需及时启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硫唑嘌呤、艾曲泊帕等,通过提升血小板计数、抑制免疫损伤缓解病情。
若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或出现突发大量出血,如呕血、黑便等,应立即前往血液科就诊,避免出血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