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建立规律作息、优化睡眠环境、行为与心理干预、手术干预等。
1.建立规律作息
固定每日上床和起床时间,周末偏差不超过1小时。学龄前儿童建议睡眠11-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通过渐进式调整帮助生物钟适应。
2.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20-25℃,湿度50%-60%,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选择透气床垫和寝具,避免放置电子设备。白噪音机或轻柔音乐可掩盖环境噪音。
3.行为与心理干预
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或亲子阅读。若因焦虑、恐惧导致失眠,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儿童改变错误认知,家长需避免睡前批评或过度关注。
4.手术干预
若由腺样体肥大引发,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需个性化,家长应记录睡眠日记,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打鼾、日间嗜睡,需及时就诊儿科或睡眠专科,避免自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