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病因包括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尘肺、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等)、肺血管疾病(如肺血栓栓塞症、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及其他原因(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高原病等),不同病因对应不同人群及发病机制。
一、支气管、肺疾病
1.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占80%-90%。COPD会导致气道阻塞,气体交换受阻,引起肺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导致肺血管收缩、重构,肺动脉压力增高,最终引发肺心病。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肺心病的发病几率。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由于长期受到吸烟等因素影响,更容易患上COPD相关的肺心病。
2.限制性肺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的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此外,尘肺等职业性肺病,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也会引起肺心病。这类疾病在长期接触粉尘等职业环境的人群中高发,年龄上无特定限制,但长期接触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3.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严重的脊柱侧弯、脊柱结核等疾病可导致胸廓畸形,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使肺组织受压,通气功能受限,进而引起肺心病。此类疾病在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或有脊柱外伤、结核病史的人群中可能出现,年龄取决于疾病发生的时间,先天性疾病可能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存在相关畸形。
二、肺血管疾病
1.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堵塞,会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骨折术后患者等,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若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就可能引发肺血栓栓塞症,进而导致肺心病。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风险因素,因为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差,血液回流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可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逐渐发展为肺心病。这类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相对多见,需要长期关注病情变化。
三、其他原因
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心病。肥胖人群、有上气道解剖异常的人群更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而增加肺心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患病,肥胖的中老年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2.慢性高原病: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群,由于高原缺氧环境,可引起肺血管收缩、重构,导致肺动脉高压,引发肺心病。高原地区的居民,尤其是长期居住在海拔较高且氧气含量较低地区的人群,是慢性高原病相关肺心病的高发人群,年龄分布较广,从儿童到老年人都可能受到影响,但由于儿童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患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