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失禁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盆底肌训练包括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反馈助患者更有效训练;电刺激治疗兴奋神经肌肉促修复;严重时考虑手术;还需调整生活方式,如管理液体摄入、避免增加腹压动作。不同年龄产后女性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法,注意相关事项。
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见的盆底肌训练方法,患者可以平卧或坐位,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的动作),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5-30分钟,每天3-4次。对于产后女性,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训练,不同年龄的产后女性均可进行,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生物反馈治疗
原理: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活动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盆底肌训练。研究显示,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盆底肌训练比单纯的盆底肌训练更能改善尿失禁症状。
过程: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中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医生会将电极片等设备放置在患者会阴部,通过仪器实时反馈盆底肌的状态,患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一般每周进行数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年龄的产后女性只要身体适应均可接受该治疗,但要确保治疗环境安全、设备操作规范。
电刺激治疗
原理:电刺激可以兴奋盆底神经肌肉,促进盆底肌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临床研究发现,电刺激能够增强盆底肌的收缩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方式:通过将电极片放置在盆底相应部位进行电刺激,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肌肉的收缩等反应,治疗频率和强度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产后女性进行电刺激治疗时要考虑自身产后身体恢复状况,确保电刺激的参数适合自身,避免因参数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严重的尿失禁患者,在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能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方式,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评估手术风险,而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在符合手术指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液体摄入管理:产后女性应合理调整液体摄入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水。例如每天分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50-200毫升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短时间内膀胱过度充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的产后女性可根据自身活动量等适当调整液体摄入量。
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加重尿失禁症状。产后女性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应注意日常活动中的姿势和动作,尽量减少腹压的增加,比如在咳嗽时可以用手按压腹部等缓解腹压对尿道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