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鼻用减充血剂、局部激光或射频治疗。鼻腔冲洗利用冲洗液清除鼻腔分泌物等,适用各年龄段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儿童需谨慎使用;鼻用减充血剂能快速缓解鼻塞但不宜长期用,儿童应避免使用;局部激光或射频治疗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等,儿童需谨慎且有严重基础疾病者不适用。
一、鼻腔冲洗
1.原理及作用
鼻腔冲洗是利用生理盐水或一定浓度的海水等冲洗液,通过冲洗器等设备将冲洗液送入鼻腔,从而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炎性介质等。研究表明,鼻腔冲洗可以改善鼻腔通气,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增加鼻黏膜的纤毛活性。例如,有临床研究显示,定期进行鼻腔冲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其鼻腔分泌物的量减少,鼻塞症状有所缓解。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但儿童在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冲洗液浓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呛咳等情况。对于成人,要注意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1.作用机制
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抑制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鼻黏膜的水肿、充血等症状。例如,地塞米松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中的炎症因子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释放。
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成人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使用。对于儿童,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同时,有鼻腔手术史或鼻黏膜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三、鼻用减充血剂
1.作用及局限性
鼻用减充血剂可以收缩鼻黏膜血管,迅速缓解鼻塞症状。例如,麻黄碱类鼻用减充血剂能快速减轻鼻黏膜的肿胀,改善鼻腔通气。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鼻炎,引起鼻黏膜反跳性充血等不良反应。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成人在短期使用时需谨慎,儿童应避免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因为儿童鼻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四、局部激光或射频治疗
1.原理及应用
局部激光或射频治疗是通过产生的热能作用于鼻黏膜,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同时可以对鼻腔内的一些病变组织进行消融等处理。例如,对于鼻黏膜肥厚或存在小的炎性息肉样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射频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腔的通气和炎症状态。
适用人群及特殊考量:适用于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但对于儿童,由于其鼻腔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要非常谨慎使用这类治疗方法,需要充分评估其风险和收益,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对于有鼻腔恶性病变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不适用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