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护理需全面评估记录,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制定排尿训练计划指导正确姿势,选择合适失禁用品并正确使用,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针对儿童和老年特殊人群有相应护理要点。
记录细节:准确记录尿液排出的量、颜色、性状等,比如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加深或呈血尿样,需及时关注并向医生反馈。
皮肤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擦拭造成皮肤损伤。对于尿失禁频繁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皮肤保护剂,如含有氧化锌成分的护臀膏等,形成保护膜,减少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预防压疮: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尿失禁患者,要注意骨隆突处的皮肤护理,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设备,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排尿训练
制定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尿失禁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排尿计划。例如,对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可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开始时每1-2小时尝试排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3小时,通过训练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尿反射。
指导排尿姿势: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排尿姿势,如坐位或站立位排尿,对于能够配合的患者,尽量鼓励其自主排尿,以增强膀胱功能。
失禁用品选择与使用
合适用品选择:根据尿失禁的程度选择合适的失禁用品,如尿垫、纸尿裤、尿失禁内裤等。对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可选用透气性好、吸收性强的尿垫;对于中重度尿失禁患者,可考虑使用纸尿裤或专业的尿失禁内裤。
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穿戴和更换失禁用品,保持用品的清洁和干燥。例如,使用纸尿裤时要确保贴合身体,但不要过紧,定期检查皮肤情况,及时更换被污染的用品。
心理护理
关注情绪变化:尿失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焦虑、自卑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理解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例如,向患者解释尿失禁是可以通过适当护理和治疗得到改善的情况,缓解其心理负担。
家属沟通与支持:对于能够自理的患者,也要与家属沟通,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儿童尿失禁:对于儿童尿失禁,要考虑是否为生理性因素,如先天性发育问题等。要注意保持儿童会阴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同时,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尿失禁造成儿童心理创伤,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的生活习惯等情况,协助家长共同做好护理工作。
老年尿失禁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皮肤更为脆弱,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更加细致。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风险较高,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做好尿失禁相关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尿失禁患者,要确保其周围随时有干净的失禁用品,方便及时更换,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尿液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