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累及肺大叶全部或部分,CT影像表现分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充血期呈轻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实变期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影且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消散期实变影密度逐渐减低呈散在斑片状影,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下表现有细微差异,其阶段性CT表现可辅助临床诊断等。
1.充血期
影像学表现:病变肺叶呈轻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这是因为此期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肺组织血供丰富,CT上显示肺组织的密度轻度降低,呈磨玻璃改变,病变范围与肺叶解剖部位大致相符。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大叶性肺炎时,充血期的CT表现可能与成人相似,但儿童的肺组织弹性等与成人不同,可能在病变进展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的肺泡结构相对较嫩,在炎症渗出时,可能渗出范围的界定相对成人有时需要更细致观察。
生活方式因素:一般无特殊生活方式相关影响,主要与感染的细菌入侵及机体免疫反应等有关。
病史因素:若患者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更易出现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表现。
2.实变期
影像学表现:病变肺叶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空气支气管征是指在实变的肺组织中,充气的支气管分支显影,表现为高密度实变影中可见树枝状的低密度支气管影。根据累及肺叶的不同,表现有所差异,如累及右上叶时,可见右上肺叶大片致密影,内见含气支气管影。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的空气支气管征可能显示不如成人典型,因为儿童的支气管相对较细,在实变肺组织中显示支气管影的清晰度可能稍差。但随着病情发展,部分儿童也可清晰看到空气支气管征。
生活方式因素:无特定生活方式相关影响,主要是感染导致肺组织的炎性实变。
病史因素:有明确的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病史基础,实变期是大叶性肺炎较典型的阶段表现。
3.消散期
影像学表现:实变影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这是因为肺泡内的渗出物开始吸收,病变区域的密度逐渐降低,炎症逐渐消退。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斑片状影会逐渐变小、变淡,直至完全吸收。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在消散期的吸收速度可能相对成人稍快,但也需根据个体差异而定。儿童的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部分儿童可能消散期的影像变化较成人更明显,吸收更快。
生活方式因素:无特殊生活方式对消散期影像表现的直接影响,主要还是依赖机体自身的修复及抗感染治疗。
病史因素: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消散期的影像表现会逐渐符合病情好转的趋势,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消散期可能会延长或出现病情反复等情况。
大叶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变化,通过不同阶段的CT表现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病情进行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等。同时,在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情况下,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