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一般治疗需保暖防寒、局部复温;药物治疗分无破溃用维生素E乳膏,破溃用莫匹罗星软膏;物理治疗用红外线照射促血液循环;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防刺激、控保暖装备和复温,老年人考虑基础病和皮肤保湿,有基础病史者控血糖、防感染扩散及调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保暖防寒:
冻疮主要是由于寒冷引起,对于水泡型冻疮首先要脱离寒冷环境,注意保暖。例如,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继续暴露在低温环境中,这对于儿童、老年人等耐寒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而加重冻疮情况。对于儿童,要确保其手部、足部等易长冻疮部位有合适的保暖装备,如手套、棉袜等;老年人则要注意全身的保暖,包括头部、脚部等。
可以使用暖手宝、暖脚宝等保暖物品,但要注意安全,避免低温烫伤。
2.局部复温:
可以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复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左右。不过要注意,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复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反应,因为他们对温度的感知可能不如成年人准确,防止烫伤。复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冻疮症状。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如果局部没有破溃,可使用维生素E乳膏等,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冻疮的作用。对于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接触到眼睛等敏感部位;老年人皮肤相对较薄,使用时也要注意涂抹均匀,避免过量。
若局部出现破溃,可以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感染。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皮肤破溃后更容易感染,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后不易愈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三、物理治疗
1.红外线照射:
通过红外线照射冻疮部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例如,使用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每次照射15-20分钟,每天1-2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照射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老年人如果有视力障碍等情况,需要在他人协助下进行照射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在治疗冻疮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保暖方面要确保保暖装备合适,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达不到保暖效果。在复温时要密切监测水温,防止烫伤。
2.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时,要告知医生其基础疾病情况。保暖时要注意全身保暖,同时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因为老年人皮肤本身水分流失较多,干燥的皮肤可能更易长冻疮。
3.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冻疮部位如果出现破溃,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按照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血糖管理。同时,使用任何药物都要考虑对血糖等基础指标的影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