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盆底肌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膀胱功能改变、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疾病影响以及生活方式因素等。盆底肌自然退行性变致支撑能力减弱;雌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道黏膜和盆底组织异常;膀胱容量减小、顺应性降低影响控尿;尿道括约肌退变致关闭功能异常;糖尿病影响神经血管功能,慢性肺部疾病致腹压增高;肥胖增加腹压、长期便秘增腹压均易引发尿失禁。
一、盆底肌功能减退
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会出现自然的退行性变化,肌肉力量减弱、弹性降低。这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盆底肌支撑尿道、膀胱、子宫等盆腔器官的能力减弱,使得控尿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尿失禁,这在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是导致尿失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雌激素水平降低
老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维持尿道黏膜的完整性和盆底组织的弹性等有重要作用。雌激素缺乏会使尿道黏膜变薄、萎缩,尿道闭合压力下降,同时盆底组织支持结构松弛,进而增加尿失禁发生的风险,尤其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中,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膀胱功能改变
1.膀胱容量减小:老年女性膀胱黏膜萎缩,膀胱壁弹性减退,导致膀胱容量逐渐减小,更容易出现尿急等症状,进而可能引发尿失禁。例如,正常膀胱容量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下降,老年女性膀胱容量可能减少到正常年轻女性的一半左右,这使得膀胱难以储存足够尿液,容易发生不自主排尿。
2.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顺应性是指膀胱在储尿期适应尿液容量增加而保持低压力的能力。老年女性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少量尿液增加就会引起较高的膀胱内压,从而刺激膀胱收缩,导致尿失禁发生。
四、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老年女性尿道括约肌会出现退变,其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尿道括约肌不能有效地关闭尿道,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尿液就容易不自主流出,造成压力性尿失禁。这与尿道括约肌的老化、神经支配改变等因素有关。
五、慢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老年女性若患有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可能会导致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病变,影响膀胱和尿道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尿失禁。例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失调,出现排尿异常和尿失禁等情况。
2.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女性,长期咳嗽会使腹压持续增高。反复的腹压增加会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同时长期咳嗽导致的腹压变化也会影响尿道的闭合功能,进而增加尿失禁的发生几率。
六、生活方式因素
1.肥胖:老年女性如果体重过重,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压,对盆底组织造成更大的压力,加重盆底肌的负担,容易引发尿失禁。研究表明,肥胖的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老年女性。
2.长期便秘:老年女性由于胃肠蠕动减慢等原因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时,需要用力排便,这会进一步增加腹压,长期的腹压增高会影响盆底组织的支持结构,导致盆底肌松弛,增加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