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部分患者有轻度贫血等,ESR和CRP活动期升高)、HLA-B27(阳性率高但非确诊依据)、免疫球蛋白(部分升高,与免疫反应相关);影像学检查有X线(骶髂关节和脊柱有相应病变表现)、CT(骶髂关节和脊柱病变显示更清晰)、MRI(更早发现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病变及活动度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对各项检查结果及病情判断产生影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正常,活动期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这两项指标常反映疾病的活动度,若数值升高提示病情处于活动阶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血常规结果需结合整体情况判断。
2.HLA-B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约90%左右,但HLA-B27阳性不一定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该病,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不同性别、年龄人群HLA-B27检测结果的意义相对一致,主要是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3.免疫球蛋白:部分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尤其是IgA,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疾病的免疫反应相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因烟草刺激免疫功能,影响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骶髂关节:早期可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轻微狭窄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硬化、骨质侵蚀、间隙狭窄甚至融合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骨骼发育情况不同,儿童患者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需结合年龄特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老年患者可能因骨质退变等基础情况影响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
脊柱:可见椎体方形变、椎小关节模糊、融合,脊柱呈“竹节样”改变等,脊柱的X线表现对于评估脊柱受累情况至关重要,生活方式中长期伏案等可能加重脊柱病变的发展。
2.CT检查:
骶髂关节:相较于X线,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早期的软骨下骨板侵蚀、小囊变等,对于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患者在CT图像上的表现差异不大,但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有既往外伤等病史可能影响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解读。
脊柱:可更清晰显示脊柱椎体、小关节等部位的病变情况,有助于评估脊柱受累程度,年龄较小的患者脊柱尚未完全发育成熟,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
3.MRI检查:
骶髂关节: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早期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度价值较高,不同生活方式中经常剧烈运动的患者可能因关节劳损等影响MRI对病变的判断,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鉴别,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MRI检查结果无特殊影响,但需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脊柱:可显示脊柱骨髓水肿、韧带炎症等情况,对判断脊柱病变的活动程度有重要作用,老年患者脊柱MRI检查时需注意是否有金属内固定物等情况,若有则需特殊处理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