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程<12周,多继发于急性鼻炎,由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有局部和全身症状,鼻窦CT可见黏膜充血肿胀等,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12周,多由急性鼻窦炎迁延等引起,有局部和全身症状,鼻窦CT可见黏膜增厚等,治疗分药物和手术,儿童治疗需谨慎。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一般>12周。多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也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变应性因素、纤毛功能障碍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有鼻炎、鼻息肉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生活中长期接触污染空气、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
症状表现
急性鼻窦炎: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所致,可单侧或双侧鼻塞;流脓涕,鼻涕为黏脓性或脓性,量多少不一;嗅觉减退,是由于鼻塞和嗅区黏膜肿胀、分泌物潴留影响嗅觉感受器功能;局部疼痛和头痛,不同鼻窦炎症引起的疼痛和头痛部位有特点,如急性上颌窦炎常表现为上颌窦区疼痛、头痛,晨起轻,午后重;急性额窦炎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头痛,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完全消失,次日又重复发作。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等,儿童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症状。
慢性鼻窦炎:局部症状主要是流脓涕,鼻涕多为黏脓性或脓性,可向后流入咽部,导致咽部不适、痰多等;鼻塞,因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或鼻息肉形成等引起;嗅觉减退或丧失,多为渐进性;头痛不常见,若有头痛,一般症状较轻。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可有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儿童可能影响学习和生长发育。
影像学表现
急性鼻窦炎:鼻窦CT可见鼻窦黏膜充血、肿胀,窦腔内可见低密度或等密度影,一般无骨质破坏,窦腔内分泌物呈典型的鼻窦炎性改变,如窦腔密度增高,可见液平面等。
慢性鼻窦炎:鼻窦CT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骨质增生硬化,还可发现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泡性中鼻甲、鼻窦口狭窄等,部分患者可见鼻息肉形成。
治疗原则
急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清除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对症治疗,如发热、头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儿童治疗时要注意药物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以缓解症状、促进鼻窦炎症消退为主,多数可治愈。
慢性鼻窦炎: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对于变应性因素引起的慢性鼻窦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存在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通过手术纠正解剖异常、开放鼻窦口,促进鼻窦引流,改善症状。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要谨慎,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密切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