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怀孕时需从病情监测、药物治疗调整、产科相关、生活方式、心理关怀等方面进行管理,要密切监测病情活动度,调整药物需权衡利弊,加强产科产检并综合选择分娩方式,注意休息活动与饮食,给予心理关怀。
一、病情监测方面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怀孕时需密切监测病情活动度。要定期检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以及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水平。因为炎症指标升高往往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可能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同时,需关注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情况有无变化,若关节症状加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调整方面
1.常用药物影响:如果正在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一般建议在妊娠前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在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明确致畸风险的药物。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在妊娠中晚期应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影响胎儿循环系统等。而生物制剂等药物在妊娠期间的使用需要严格评估利弊,由风湿科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决定。
2.药物替代与权衡: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来权衡继续用药与停药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例如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在妊娠早期考虑暂停某些有潜在风险的药物,但要密切监测病情;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对安全的药物来控制病情,以保障母亲的健康,因为母亲病情活动可能比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更大。
三、产科相关注意事项
1.孕期产检:要加强产科产检,除了常规的产科检查项目,如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胎心监护等,还需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通过一些机制影响胎盘功能等,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例如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评估胎儿是否正常生长发育。
2.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母亲的病情、胎儿的情况等。如果母亲关节严重畸形影响产程进展,或者存在其他产科剖宫产指征,可能需要选择剖宫产;如果病情控制良好,胎儿情况良好,也可以考虑阴道分娩,但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母亲的生命体征和产程进展,以及胎儿的胎心等情况,因为分娩过程中母亲的体力消耗等可能会影响病情。
四、生活方式方面
1.休息与活动: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也不宜过度休息导致关节废用。可以进行适当的低强度关节功能锻炼,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温和的关节活动度练习等,以维持关节的功能,但要避免关节的过度劳累和损伤。例如可以每天进行短时间的手腕、膝关节等的屈伸活动练习。
2.饮食: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重增加关节的负担。
五、心理关怀方面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怀孕时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病情对胎儿的影响以及自身疾病对妊娠过程的影响等。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孕妇自身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与医生交流、参加孕妇心理保健课程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等,对病情和妊娠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