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可选用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不促进脂肪合成且可能维持体重,使用需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等机制降糖,可能影响体重,有相应禁忌和不良反应;DPP-4抑制剂对体重影响小,安全性较好,也有禁忌。选择药物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偏瘦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药,用药中监测指标并结合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用药更需谨慎。
一、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之一,对于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考虑使用。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它不促进脂肪合成,一般不会导致体重进一步明显下降,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血糖的同时维持相对稳定的体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不过,在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一般可以耐受。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GLP-1受体激动剂
(一)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它可以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血糖。有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可能有一定程度减轻体重的作用,但对于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体重变化等情况。它的使用需要皮下注射,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型(MEN2)的患者禁用。
(二)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也是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通过上述类似机制发挥降糖作用。它在降低血糖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不过对于偏瘦患者使用时同样要关注体重变化等情况。其常见不良反应也包括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等,对司美格鲁肽过敏者禁用。
三、DPP-4抑制剂
(一)西格列汀
西格列汀是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浓度,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它对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体重变化,适合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头痛等,不过对西格列汀过敏者禁用。
(二)沙格列汀
沙格列汀同样属于DPP-4抑制剂,作用机制是抑制DPP-4,升高内源性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它对体重的影响不大,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等,对沙格列汀过敏者禁用。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血糖水平、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等。对于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并且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体重等指标的变化,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适当运动等,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维持身体健康。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过敏史者等在药物选择和使用上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