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与年龄、种族、家族遗传、饮食、雄激素水平等有关,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期有排尿困难、血尿、转移症状,诊断靠PSA检测、直肠指检、穿刺活检,治疗有手术、放疗、内分泌、化疗等,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基础病选治疗方案,有家族遗传史年轻男性要更密切检查。
发病危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尤其是70-80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
种族:黑人患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白人,白人又高于黄种人。
家族遗传:如果一级亲属(父亲、兄弟)中有患前列腺癌的,其自身发病风险比普通人群明显增高。例如有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发病风险可能是无家族史男性的数倍。
饮食: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从而增加患病几率。
雄激素水平: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变异等情况,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常见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unrelated疾病检查时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或直肠指检发现异常。
进展期症状: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表现为尿流变细、尿流缓慢、尿不尽感等;也可能出现血尿,即尿液中带血;转移相关症状,如骨转移时会出现骨痛,常见于腰部、骨盆、髋关节等部位,还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等。
诊断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含量较低,当发生前列腺癌时,血液中PSA水平通常会升高。但一些良性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PSA轻度升高,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直肠指检: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以触摸前列腺,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是前列腺癌初步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经直肠或经会阴穿刺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等,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前列腺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放疗:分为外照射放疗和内照射放疗等,外照射放疗是利用射线从体外照射前列腺部位,内照射放疗则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进行照射,可用于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等情况的治疗。
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或阻断雄激素作用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有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的患者,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例如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情况,放疗要注意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等。
有家族遗传史的年轻男性: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定期检测PSA、进行直肠指检等,以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因为他们发病年龄可能相对更早,所以监测频率可能需要比普通人群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