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二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包括氧疗,采用低流量吸氧并监测指标;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分别适用于不同病情及有相应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呼吸兴奋剂,使用时注意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患者合理选用抗生素;还有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营养,不同年龄患者营养需求有别。
一、氧疗
慢阻肺二型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氧疗,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流量通常控制在1-2L/min,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因为二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此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如果高流量吸氧,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氧疗时都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氧疗安全有效。比如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更要精细调整氧流量,避免因氧疗不当加重病情。
二、机械通气
1.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能够配合的患者。通过鼻罩或面罩给予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功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纠正低氧血症。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面罩,确保密封良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变化。对于有精神障碍、严重消化道出血等不适合无创通气的患者则不适用。
2.有创机械通气:当患者病情严重,无创机械通气无效、昏迷、呼吸骤停等情况时,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有创机械通气的操作和管理更为精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和护理。
三、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常用的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以及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噻托溴铵等。支气管扩张剂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不同年龄患者使用的剂型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多使用吸入用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溶液,而成年患者可选用气雾剂等剂型。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沙丁胺醇可能引起心悸等。
2.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可刺激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但呼吸兴奋剂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对于存在明显呼吸道梗阻的患者不宜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等变化。
四、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控制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因素,如控制呼吸道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不同年龄、基础疾病不同的患者,抗感染治疗的选择和疗程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用抗生素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肾毒性、耳毒性等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慢阻肺二型呼吸衰竭患者很重要。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呼吸肌的功能。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能需要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不同年龄患者的营养需求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和易于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