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是一种肺部疾病,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临床表现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体征可闻及Velcro啰音;辅助检查有胸部X线、CT及肺功能检查;靠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活检诊断,病理活检是金标准;治疗主要用糖皮质激素,有感染需抗感染及对症支持;多数预后较好但部分复发,预后与基础健康和治疗等有关。
一、病因
感染因素:部分患者发病与感染有关,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机化性肺炎。例如某些细菌感染后,炎症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机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机化性肺炎的风险增加。自身免疫紊乱可导致肺部异常的炎症修复,引发机化性肺炎。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机化性肺炎,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或对肺部组织的直接作用有关。
二、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痰。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出现咳嗽,但儿童可能表达相对不清晰,需家长密切观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咳嗽可能持续不缓解,影响生活质量。
呼吸困难:病情进展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轻者在活动后出现,重者静息时也有呼吸困难。年龄较大或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可能更明显,因为其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中等度热。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波动;老年人发热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体征:肺部可闻及Velcro啰音,这是机化性肺炎较为特征性的体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三、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多位于肺野外带。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胸部组织较薄,影像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基本特征相似。
胸部CT:高分辨CT对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发现双肺多发性斑片状、结节状阴影,边界不清,可呈游走性,也可表现为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胸部CT有助于更清晰地评估肺部病变情况。
肺功能检查: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肺总量降低,弥散功能下降等。不同年龄患者肺功能表现受自身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儿童肺功能检查需要更专业的操作和解读。
四、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诊断。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等获取肺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肺泡管、肺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栓形成。
五、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机化性肺炎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作用。不同年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儿童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增加。
其他治疗:对于有明确感染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对症支持治疗也很重要,如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等支持。
六、预后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复发。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基础健康状况、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和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预后相对更需关注,需要密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