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疱疹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及其他因素有关,病毒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与生活方式(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和基础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其他慢性疾病)相关;其他因素有口腔局部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
一、病毒感染
1.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相对更容易感染。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儿童中可能因接触方式等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婴幼儿可能通过密切接触被感染,如与感染者共用餐具、亲吻等。
发病机制:单纯疱疹病毒分为HSV-1和HSV-2两型,引起牙龈疱疹的主要是HSV-1。病毒可通过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等部位的微小破损侵入人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患感冒、发热、过度疲劳等情况,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所支配的皮肤或黏膜细胞内复制,导致病变。例如,当人体因劳累导致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的HSV-1被激活,进而引起牙龈部位的疱疹。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
年龄因素:多见于儿童,尤其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成年人也可能感染,但相对儿童来说较少见。儿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表现为水痘,而当病毒潜伏在体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老年人、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等,病毒可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疱疹的症状。例如,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更容易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激活,从而可能出现牙龈疱疹等带状疱疹的局部表现。
二、机体免疫力低下
1.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疲劳: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例如,一些年轻人为了工作或学习经常熬夜,导致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免疫力降低,此时就容易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牙龈疱疹等感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时,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长期挑食、素食的人群,如果饮食中不能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就可能出现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增加牙龈疱疹的发病风险。
2.基础疾病因素
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几乎丧失,容易反复感染各种病毒,包括引起牙龈疱疹的病毒,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难以治愈。
其他慢性疾病:像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牙龈疱疹。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的环境改变,为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出现牙龈疱疹等口腔感染症状。
三、其他因素
1.口腔局部刺激
机械刺激:口腔内有锐利的牙尖、残根等,长期摩擦牙龈,可使牙龈局部组织受损,降低局部的抵抗力,从而容易继发病毒感染引起牙龈疱疹。例如,有不良修复体的患者,修复体边缘不贴合,长期刺激牙龈,就可能增加牙龈疱疹的发生几率。
化学刺激:长期使用某些刺激性较强的口腔清洁用品,如含酒精浓度过高的漱口水等,会损伤牙龈的黏膜屏障,使牙龈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比如,一些人频繁使用酒精含量很高的漱口水,可能导致牙龈黏膜受损,为病毒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牙龈疱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