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炎症控制、康复训练、手术治疗评估选择、生活方式调整及心理支持等。全面评估后有炎症活动时谨慎用抗风湿药物;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畸形严重时评估手术;保持良好体位,适度运动休息;关注患者心理,老年患者兼顾基础病以提升生活质量。
一、疾病评估与多学科协作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通常会有关节严重畸形、功能受限等情况,首先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关节影像学检查(如骶髂关节CT、脊柱X线等)以明确关节破坏程度,以及全身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了解当前炎症活动情况。需由风湿免疫科、骨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一)炎症控制
尽管处于晚期,但如果存在炎症活动,仍可能需要使用抗风湿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不过要严格评估其获益与风险,对于有感染等禁忌证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关节功能维护与康复治疗
(一)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炎症相对稳定时,进行适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例如针对脊柱的拉伸训练,患者可在平坦地面或床上,仰卧位,双手抱头,缓慢抬起上半身,每天可分多次进行,每次保持一定时间,以维持或改善脊柱的活动度,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关节损伤。对于髋关节受累的患者,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屈髋、伸髋等动作训练,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活动度。
2.肌肉力量训练: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短时间、低强度开始),增强腹部、腰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对于下肢关节受累患者,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等,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支撑能力。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因训练不当加重关节损伤。
三、手术治疗评估与选择
(一)关节畸形矫正手术
当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功能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脊柱畸形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外观时,可评估是否行脊柱截骨矫形手术;髋关节严重畸形、疼痛明显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髋关节置换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术后恢复不良等,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手术耐受能力等。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体位与姿势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体位,睡眠时避免使用高枕,建议睡硬板床,仰卧位时可在膝下垫薄枕,以保持腰椎前凸;坐位时保持脊柱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定时改变体位,减轻关节压力。
(二)适度运动与休息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非负重的运动,如游泳等,游泳对脊柱、髋关节等关节有较好的锻炼作用,且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身体的基本机能和利于病情控制。
五、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陪伴,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可建议患者参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支持团体,分享经验和感受,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重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信心。对于老年患者,还需特别关注其基础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保障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